關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發展聯合行動倡議
青年科技人才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和生力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支撐。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發展,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發出倡議,號召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開展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發展聯合行動,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不竭動力。
1.關心青年科技人才所思所想。建設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科技人才信息平臺、“一站式”服務平臺等黨和政府聯系青年科技人才的線上平臺,健全思想狀況調查機制,及時準確把握思想動態。開通心理咨詢服務熱線,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心理輔導和壓力舒緩。幫助解決好青年科技人才在創新創業、婚戀交友、老人贍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2.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擴大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學風傳承行動等項目支持力度和覆蓋范圍,提高“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教師”、“大國工匠”等典型宣傳中的青年科技人才比例,引導青年科技人才厚植家國情懷,堅定創新自信,弘揚優良學風,扣好學術生涯“第一粒扣子”,把個人理想和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
3.激勵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完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全鏈條培養體系。加大國家重大人才計劃、科技項目、科研基金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加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資助數量。加強部委聯動,實施表彰獎勵提升計劃,發揮好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等表彰獎勵的典型示范作用。鼓勵社會力量設立青年科技人才獎項,促進青年才俊奔涌而出。
4.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倡導“親清”師承關系,破除“圈子”文化,反對導師在學生獨立開展的論文、項目和研究中“掛名”。倡導用人單位完善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杜絕簡單以論文數量、人才“帽子”、科技獎勵和項目承擔經歷為決定性依據的評價。落實科研人員減負專項行動,破除“官本位”傳統思維,改變“填表式”管理模式,解決評估檢查多、會議多、報銷難等問題,讓青年科技人才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
5.強化組織建設和平臺支撐。各級學會主動吸納青年會員,支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在學會任職。加強對新型研發機構、創新聯合體、企業研發中心、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科技組織中青年科技人才的聯系服務和工作覆蓋。強化青年科學家學術沙龍、博士生學術年會等青年學術交流品牌,切實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在各類學術交流中的參會比例和發言名額。鼓勵支持青年科技人才以所學所研開展科技志愿服務,在服務社會中受教育、增才干、作貢獻。
6.拓寬國際視野。堅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支持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鮮明提出中國科技界的創新主張和道義值守。支持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積極加入國際科技組織并發揮作用,在國際交流中當好“科技使者”,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大踏步走向世界科技舞臺中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