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腈背后有一個產業夢。
沒有己二腈的尼龍行業,是一條沒有上游的河。
“上游原料得不到保障,下游尼龍66的規模就被束縛,應用市場的開拓就會處處受限?!敝袊秃突瘜W工業聯合會研究員李文軍這樣總結己二腈的行業價值,“沒有國產己二腈,就沒有尼龍行業的健康發展?!?/span>
川流不息,是整條產業鏈的憧憬。
受操控的增長
據著名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估計,未來幾年,尼龍66聚合物的市場需求將不斷增長。到2029年,全球尼龍66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約為2%,而中國市場將達4%,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尼龍市場。
然而,不斷增長的需求背后,是己二腈供應的巨大缺口,以及國內尼龍66行業企業依然脆弱的“安全感”。
“國產己二腈的供應缺位,使‘己二腈—己二胺—尼龍66’產業鏈被寡頭高度壟斷。憑借技術壟斷和封鎖,國外企業通過己二腈的供給,幾乎可以輕而易舉地操控我國整個尼龍產業鏈的高端延伸,嚴重影響行業經濟效益和國際競爭力?!币晃粯I內專家對此直言不諱。
李文軍向記者表示:“如果原料受制于人,比如遇到饑餓營銷,下游市場需求就得不到充分滿足?!?/span>
據杭州帝凱工業布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麗琴介紹,我國目前尼龍66初級切片的年消費量大約80萬噸,己二腈/己二胺的需求量大約40萬噸。“此消費量很大程度受己二腈/己二胺短缺壓制?!倍惽俑嬖V記者,“當己二腈供應極大豐富后,我國尼龍66年消費量會在很短時間內突破120萬噸甚至更高。當己二腈價格下降到合理區間后,我國尼龍66應該有不低于200萬噸的年消費能力?!?/span>
天辰齊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軍湘一針見血地指出:“沒有‘面粉’的定價權,也就失去了對‘面包’定價權的控制,從而產生貿易風險。”
完善產業鏈條,解除發展桎梏,羝羊“破”藩。
被收割的溢價
在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歷史上,原油、硫黃、部分高端有機硅和電子化學品等多次被國外“收割”。“‘凡是中國人要買的東西都貴,凡是中國人要賣的東西都賤’正是這種寫照?!币晃恍袠I專家說,己二腈同樣如此。
“己二腈加氫后制得的己二胺是合成尼龍66的重要原料,占據大約一半的物料構成,因此己二腈的價格波動對尼龍66成本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作為尼龍66產業鏈的關鍵源頭,當英威達或奧升德等主要國外生產商出現生產波動供應緊張時,國內整個尼龍66產業鏈都會遭到大幅沖擊?!倍惽俑嬖V記者。
“比如去年,英威達和奧升德輪番遭遇不可抗力,導致尼龍66供應極度緊張,市場價格翻倍不止,在很短時間內就從不到2萬元/噸漲到了5萬元/噸,國內下游相關企業一度處于虧損狀態。”她說,“產生的溢價絕大部分被外企‘收割’?!?/span>
據了解,近年來,國外己二腈企業裝置遭遇不可抗力事件屢屢發生,導致己二腈供應多次中斷,僅2018年便達10多次,直接引發國內己二腈—己二胺—尼龍66產業鏈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原料和終端產品價格暴漲,尼龍66產業受到嚴重沖擊。
“穩定的原料供應是下游企業的共同心愿。希望國產己二腈能實現穩定生產,并提供長期可靠的供應保障,維護下游企業生產的穩定?!倍惽俦硎?,現階段國內實現己二腈商業化生產的只有華峰集團一家,期待國內技術更先進的己二腈廠家能盡快投產。
寄望國產落地,實現供求平穩,鴻漸于陸。
遭抑制的需求
業界普遍認為,己二腈供給受限,不僅使我國尼龍66產業停滯不前,更無法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下游應用需求。
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表示,我國未來幾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尼龍66消費市場,但多年來己二腈未能實現自主供應,嚴重限制了我國尼龍產業發展和產品競爭力提升。據了解,尼龍66的部分需求長期受抑,高價格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業絲和民用絲領域的應用。
己二腈的充足供應會帶來什么?“己二腈不僅是尼龍66的原料,還可用于生產高性能涂料和醫藥中間體。其供應豐富之后,可以極大程度刺激國內相關下游企業的積極性以及創新能力,大幅增加整個產業的產值貢獻,帶動全產業鏈高速增長?!倍惽賹τ浾哒f。
據介紹,己二腈是生產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的關鍵原料。近年來,HDI行業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14~2020年全球HDI單體產能復合增長率超過10%。2020年,中國HDI單體總產能已達17萬噸/年,居世界首位。
正是看到中國市場的潛力,跨國巨頭也不斷在中國布局。如英威達2020年6月在上?;瘜W工業區(SCIP)啟動40萬噸/年己二腈項目,并于去年8月與SCIP簽約,宣布將其SCIP尼龍66聚合物生產基地總產能翻番,擴至40萬噸/年。英威達中間體亞洲區總監竇芳芳在簽約儀式上表示,中國市場的潛能可能遠不止于此。受限于供應短缺,很多應用領域如鋰電、太陽能等可能還沒有用到尼龍66,但并不表示沒有需求。她認為,未來5到10年,中國市場潛力不可估量。
此外,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產業鏈的持續開拓、消費端的不斷打開也將為助推“六穩”“六保”作出貢獻。正如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在今年2月17日舉行的2021年度石化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所指出的,攻克“卡脖子”技術攻堅戰還很艱巨,也是保增長和穩增長的要害所在。
釋放應用潛能,創造增長機遇,利涉大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