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我國科學家發現的新冠治療新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說明書顯示,10uM(微摩爾/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狀病毒復制的倍數為15393倍。
一萬五千多倍的數字代表什么?5月12日,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這一新藥的專利發明人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教授。
“這個數字通俗地講,可以理解為不用千金藤素藥物時如果有15393個病毒,在用10微摩爾/升千金藤素藥物的情況下,病毒數將只有1個。也就是說,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擴增和傳播。”童貽剛表示,從目前的研究數據看,該藥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類發現的新冠病毒抑制劑中排名靠前。美國學者此前也在《科學》發表論文證實,千金藤素的數據在其研究的26種藥物中數據亮眼,而且優于已經獲批上市的瑞德西韋和帕羅韋德。
我國學者首發,多個國際團隊跟蹤驗證
“在國家重大專項的支持下,千金藤素這種藥物和數千種藥物一起很早就被納入到了我們課題組的化合物庫中。”童貽剛說,“在新冠病毒剛剛出現時,我們的任務是用最快速度在這些藥物中找到最有希望的,也就是抑制新冠病毒最有效的。”
2020年1月開始,童貽剛團隊就利用獨有的藥物篩選平臺對數千種藥物進行篩選。
“由于篩選平臺不需要特殊實驗室、負壓操作等設備,所以我們篩選的速度快;也由于平臺依靠的穿山甲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在基因組和關鍵蛋白(S蛋白)上的同源性高,篩選出來的結果更可靠。”童貽剛說,團隊于2020年2月最早原創發現千金藤素具有超強抗新冠病毒活性,同年3月發表的相關論文,現已成為ESI高被引論文。
兩年多來,各國研究團隊均在不斷尋找抑制新冠病毒的有效藥物。科學家們通過論文、學術研討會等方式發現新的線索、不斷質詢印證、探索作用機理。
2020年4月,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所長脅田隆字教授團隊發表論文證實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效果;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間,多個研究團隊在國際期刊發表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研究進展。
與此同時,童貽剛進一步聯合鐘南山院士團隊趙金存教授和石正麗教授團隊用新冠病毒對千金藤素的抗新冠病毒效果進行了驗證,確認了該藥物的抗新冠病毒效果。
數據脫穎而出,亟待開展臨床試驗
“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數據是經得起比較的。”童貽剛說,“不論是我們團隊的試驗數據還是美國團隊的研究數據,都對包括千金藤素在內的多個化合物抑制新冠病毒進行了比較研究。”
該項專利說明書中顯示,對千金藤素、西拉菌素、鹽酸甲氟喹這三種篩選出的抗新冠病毒有效化合物進行試驗,10uM的千金藤素、西拉菌素、鹽酸甲氟喹在細胞感染72小時后分別能抑制病毒復制15393倍、5053倍、31倍,實驗結果均可重復。
2021年7月一篇刊登在《科學》雜志的文章印證了這一結論:研究者將千金藤素與25個其他的候選化合物放在一起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EC50(引起50%最大效應的濃度,數字越低越好)只需0.1uM,遠低于其他候選藥。
“我們通過轉錄組學的方法進一步解釋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機制。”童貽剛說,目前認為千金藤素主要通過干擾細胞應激反應逆轉受感染細胞中大多數失調的基因和通路,從而發揮抗冠狀病毒效果。
目前,已經有加拿大的一家醫藥企業與美國FDA接洽開展千金藤素的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試驗研究,預計該臨床試驗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啟動。
“我們國家最先發現千金藤素抗新冠的效果,研究也受到了科技部、北京市、教育部等多個項目的支持,我們希望能盡快開展臨床試驗研究讓科技成果落地、切實用于抗疫。”童貽剛說,此次專利授權將助力開展進一步的臨床試驗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