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季度后,碳酸二甲酯(DMC)價格加速下滑。“五一”前后,山東市場電子級產品價格降至5700元(噸價,下同),工業級則降至5000元以下,較去年10月高點下跌60%。即便如此,近期仍有多家企業披露進軍DMC的計劃,擬建規模超過80萬噸/年。
“碳酸二甲酯看上去‘很美’,實際上產能已過剩,而且近期需求不振,價格加速下滑,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建議業界保持投資冷靜,審慎看待新能源發展‘紅利’。”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營銷師白國華表示。
“錢”景看好化企入局
DMC用途廣泛,被譽為當今有機合成的“新基石”。其中,工業級產品主要用于有機化工中間體、溶劑、汽油添加劑等,高純度產品可用于鋰電池電解液。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鋰電池及其上游電解液、溶劑產品需求快速增加,帶動DMC產能大幅增長。
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DMC產能125.6萬噸/年,比上年增長35.6%。
不僅產能在增長,DMC價格也一路走高。其中,電子級DMC價格去年10月20日最高升至1.4萬元,較去年年初上漲108%。得益于產品價格飆升,幾個主營DMC的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其中,山東石大勝華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1.78億元,比上年增長353.6%。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和業界對鋰電池“錢”景的看好,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布局DMC。2020年初,華魯恒升自主研發了乙二醇聯產DMC新工藝和新型催化技術,并在2021年10月建成30萬噸/年DMC裝置,成功應用于鋰電池等領域。
進入2022年后,DMC投資熱度不減。除了石大勝華(泉州)有限公司、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建裝置外,包括利華益維遠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化工企業計劃投資建設DMC項目。其中,江蘇索普旗下子公司計劃投資21.81億元建設20萬噸/年DMC項目,陜煤集團榆林化學宇高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計劃投資46.2億元,分兩期建設50萬噸/年DMC項目。
產能過剩內卷嚴重
大量化工企業看好DMC,主要是基于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并將DMC作為產業延伸、轉型發展的重要一環。但隨著產能的迅速增加,市場預期與實際表現出現較大差異,呈現“紅海”競爭、行業“內卷”。
“從DMC兩大下游聚碳酸酯和電解液溶劑來看,階段性需求減弱抑制市場交投。”卓創資訊行業分析師沙燕紅指出,由于碳酸酯等鋰電池原料高漲,下游觀望情緒濃厚。而近期疫情防控影響了產業鏈供應,上海等地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工率下降,進而使電解液需求減少。供需矛盾作用下,DMC價格一路下行,較節前價格下跌44%。因此,DMC企業利潤也大幅縮減。
據了解,DMC有三種主流工藝路線,在目前煤炭和化工原料價格高企,而DMC、乙二醇價格不斷下滑的情況下,環氧丙烷(PO)酯交換法(副產丙二醇)尚有盈利;煤基路線的甲醇氣相羰基化、甲醇液相酯交換法盈虧平衡;環氧乙烷(EO)酯交換法(副產乙二醇)已處于虧損狀態。
在白國華看來,二季度DMC市場仍不容樂觀,4月份供應量在9.5萬噸左右,而市場需求量只有7.2萬噸,供需矛盾突出。“夏季為溶劑市場的淡季,預計五六月份市場萎靡不振,一些技術落后、規模小、成本高的企業經營壓力加大,DMC市場將迎來一波洗牌。”白國華分析說。
延鏈豐富產品矩陣
DMC價格下滑較快,利潤所剩無幾,而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等產品價格仍在萬元以上,所以DMC企業也在研究延伸產業鏈條、豐富產品矩陣。
衛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4月20日表示,其電池級碳酸酯裝置已開工建設,一期項目總產能為15萬噸/年,包括DMC、EMC和DEC等產品,計劃于2022年四季度建成試生產,為下游提供優質、齊全的電解液溶劑產品。
而華魯恒升、石大勝華等企業也在不斷豐富溶劑產品,打造一站式原料供應商。
在成功站上DMC產能榜首之后,華魯恒升2022年初研發出DEC、EMC產品,目前正在啟動高端溶劑項目,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碳酸酯產品矩陣。據悉,華魯恒升已與行業內多數電解液客戶展開業務合作,并與頭部企業達成了多個產品的年度合作協議。行業分析師認為,華魯恒升幾種產品都具有產業規模,且可以與生產體系聯產聯動,競爭優勢明顯。
石大勝華則向更寬廣的新能源電池配套領域突進。近期,石大勝華連發多個公告,計劃依托碳酸酯溶劑優勢,拓展布局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延伸發展鋰電材料項目,布局5萬噸/年濕電子化學品項目。通過上述項目的不斷實施,石大勝華將由一站式電解液材料供應商轉變為電解液+材料綜合平臺服務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