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日前批準發布一項安全生產行業標準——《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導則》(AQ/T 3033-2022),替代原AQ/T 3033-2010標準。新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組織編制,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化學品安全分技術委員會歸口,將于今年6月12日起實施。《中國化工報》記者多方采訪發現,化工設計領域多家單位對此表示關注和重視。那么,新標準的編制起于何因、期于何果、用于何方呢?
“加強源頭管控,把住‘優生’關。”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一司司長孫廣宇向記者一語道出編制新標準的初衷。而在編制組的多位專家看來,“優生”,既是新標準的使命,也是它的生命。
舊標準漸行漸遠,新導則應運而生
“安全設計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裝置和設施建設工程,如果安全設計不到位,就等于工廠建成后存在本質安全問題。”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理事長榮世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安全設計管理對提升化工項目安全意義重大。
“基于此,我們借鑒國外先進設計理念和做法,組織編制了《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導則》(AQ/T 3033-2010),于2011年實施。”榮世立說,這是我國首個工程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標準,在危險化學品項目安全監管和規范安全設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了解,AQ/T 3033-2010標準實施后不久,就被2012年發布的《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45號)所引用。該文件第十五條明確規定“設計單位應當根據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意見書,按照《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導則》(AQ/T 3033),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進行設計”。“作為推薦性標準,能夠被國家部門規章所引用,充分體現了該標準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榮世立說。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安全專家、教授級高工胡晨告訴記者,2010版《導則》發布以來,國家相關安全法規及標準發生了很多變化,危險分析和風險評估技術也有了很大發展。2020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加快制定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導則等技術規范”。《導則》作為化工過程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全面修訂是必要的,也是適時的。
“同時,業界對安全設計管理相關問題的認識也不斷加深。”胡晨表示,目前國內化工項目安全設計還缺乏體系化管理。雖然近年來,“兩重點一重大”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普遍開展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和安全完整性等級(SIL)評估等工作,推動了安全設計水平的提升,但還沒有完全形成相關設計管理體系。
榮世立表示,隨著工程設計經驗的積累和國內外項目實踐的增加,國內外安全設計技術水平持續提升,加之新的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不斷出臺,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有必要對舊標準進行全面修訂。
據榮世立介紹,修訂工作自2016年啟動,由協會牽頭,先后組織了4次編寫組會議,并廣泛征求意見,歷時近6年終于完成。
“標準的使命是‘優生’,其本身也是‘優生’的。”榮世立說,“標準的編制得到了應急管理部等相關部門的多方指導和大力支持,參與編制工作的也多為有深厚理論學養和豐富項目經驗的資深專家。專家們在編制過程中,秉承科學嚴謹、開拓創新、專業求精的敬業精神,令人感動。”
內容求新求實求精,變化合理合規合范
作為編制組主要成員之一,胡晨告訴記者,新標準的核心是強化基于風險的本質安全設計,力求從設計源頭預防和降低化工建設項目的安全風險。她舉例說,依據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3〕76號),也即業內熟知的“76號文”的要求,標準新增第6章“各階段安全設計管理”,以工程建設項目發展過程為主線,分別說明前期設計、基礎工程設計、詳細工程設計、施工安裝、投料試車和項目建成等6個工程階段的安全設計管理重點,并將近年來國家相關安全標準和規定整合到各個工程階段中,以加強安全設計過程管理的可操作性。
胡晨介紹說,標準修訂重點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一是強化基于風險的安全設計理念。將AQ/T 3033-2010第5章“過程危險源分析”補充修改為第7章“危險性分析與風險評估”。“這是該標準的核心,突出對基礎性、源頭性的危險源辨識。”胡晨表示,危險分析和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和合理性,直接影響到安全設計防范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安全設計應通過開展危險分析和風險評估確定項目存在的危險和風險以及應采取的安全對策措施。
二是澄清本質安全設計的概念并推動其實施。新標準保留了AQ/T 3033-2010的“本質安全設計”術語,新增第8.4節“本質安全設計審查”,明確本質安全設計審查實施的階段、需要審查的文件和重點,并將國外本質安全設計審查內容制成標準附錄E的示例表,以便于學習參考。
三是整合安全設計及審查要求。新標準將AQ/T 3033-2010第6章“項目安全對策措施”和第7章“安全設計審查”合并為第8章“安全設計及審查”,規定了安全設計及審查的依據、原則和要求,強調工程設計與審查應考慮項目風險評估結果,與第7章的危險分析和風險管理要求相銜接。為了加強國家相關安全規定在工程設計中的貫徹落實,新標準將應急部近幾年來發布的相關安全設計規定(如“76號文”等)梳理提煉為安全設計要點(詳見附錄D)。對“76號文”提出的8個重要設計文件歸納出審查要點,并編制了審查示例(詳見附錄F)。同時,新標準補充了對安全要求規格書(SRS)編制和SIL驗證的要求,增加了開車前的安全審查(PSSR)。
四是補充完善項目安全設計變更控制要求。吸取因重大設計變更管理不到位導致的安全事故教訓(如內蒙古烏海“10·7”爆炸、1998年美國某煉油廠火災等),新標準規定在重大設計變更實施前應進行危險源辨識及分析,確認是否會帶來新的風險和隱患,并強調設計變更的審批權限要求。
胡晨告訴記者,本次修訂參考了很多國外相關標準及文獻,如API RP 750-1990、API RP 752-2009、NFPA 1-2015以及美國化學品協會過程安全中心(CCPS)手冊等,提高了標準的先進性和前瞻性。
反響熱烈備受好評,積極宣貫推動施行
新標準一經發布,在業內引起熱烈反響。
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教授級高工徐繼榮告訴記者,新標準出來以后,東華科技高度重視,決定根據標準要求,對公司所有作業文件包括內控制度進行梳理,繼而實施必要的升版、修訂,使其滿足新標準要求。
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環保室副主任、教授級高工李雁介紹,針對該標準,五環公司將參加協會組織的宣貫培訓,后將結合公司情況再宣講,同時編制安全設計要點提示表,完善設計本質安全審查表。此外,針對標準中新增PSSR章節的內容,五環公司還將進一步完善PSSR檢查工作。
對于新標準的實施,榮世立表示,《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導則》是指導化工工程項目安全設計的重要標準,也是相關生產企業、政府部門審查安全設計的重要依據,因此,所有化工設計企業和生產企業,都應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為滿足各企業宣貫培訓要求,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擬于近期組織編制組成員舉辦新標準宣貫培訓,對主要內容進行解讀,對標準應用進行全面培訓。之后,還將根據企業需求組織專家開展專題培訓。
另外,多位業內專家建議,新標準運行一段時間后,條件成熟時,可將其轉化為國家標準,提升標準等級,推動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水平的提升。
對此,李雁認為,新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是有必要的。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更注重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對行業標準及推薦性標準重視不夠,沒有養成隨時查閱的習慣,往往是設計文件報審時專家提出某個標準才去研讀,才發現設計上的考慮不周。
徐繼榮表示,該標準雖是行業標準,但事關安全生產,無論是否升級,企業都應重視。
專家獻策本質更安全,業界期待項目全“優生”
多位業內人士在推動新標準宣貫的同時,也從各自工作實際出發,提出了不少建議和意見,以期實現“本質更安全,項目全‘優生’”。
李雁提出,新標準6.1.6條強調對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過氧化工藝的精細化工生產裝置進行有關產品生產全流程的反應評估。但目前國內風險評估實驗室大多數僅對反應風險評估,對全流程風險評估的較少,也沒有相應可執行的標準可供參考,實際操作難度較大,建議盡快發布相關標準。
徐繼榮建議,如條件允許,可將安全設計管理導則專題化。他表示,CCPS出過多版專題導則,國內工程設計單位經常會參考。我國的標準常常編制得很全面,但專題內容欠缺。“一個標準涵蓋所有并不現實。標準越全面,可操作性越差。各企業、專業執行時就要細化、擴大化,不僅工作量增加,還可能效果不佳。”他表示,專題化以后,執行者對標準的理解就趨于一致,標準可操作性提升,并能提供針對性指導。舉例來說,新標準中的“變更管理”,就可出專題導則,明確并細化安全設計變更管理如何執行。
徐繼榮還建議,安全設計審查應明確有獨立于項目組的第三方參與審查。“如果僅有項目組人員參加,自己審查自己的東西,出于思維慣性,很難發現設計風險。”他舉例說,在參與某外企項目時,外方審查人員中項目組成員并不多,但其他職能部門的專家如功能安全專家、工藝安全專家等數量眾多。這些專家根據其職能部門管轄的權限,對相關問題擁有最終決策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