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油氣網4月27日奧斯陸報道,挪威能源研究和商業情報公司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由于能源轉型的加快,到2030年前,全球碳捕獲、利用和儲存(CCUS)項目有望每年從大氣中捕獲5.5億噸以上的二氧化碳。
由于脫碳的步伐加快,這一產能增長比目前每年捕獲的4500萬噸二氧化碳增加了10倍以上。
項目公告數在2021年出現激增,目前的管道包含200多個開發項目,是目前全球運營項目的3倍多。
根據目前的發展和預期的規模經濟,到2030年前,CCUS項目的成本預計將在每噸捕獲的二氧化碳75~100美元之間,這意味著到2030年前,該領域的總市場價值每年可能達到550億美元。
然而,即便如此,總碳捕獲能力仍將遠遠低于限制全球氣候變暖所需的水平,無法滿足Rystad提出的1.6°C氣候情景或國際能源署提出的凈零情景。
這兩種情景都需要到2050年前捕獲近80億噸二氧化碳,比2030年前預計的5.5億噸/年大幅增加。
如果世界要實現這些目標,從2030年起就需要積極投資和部署CCUS技術。
由于支持性政策和激勵措施,到2030年前,歐洲和北美將主導CCUS市場,貢獻4.5億噸/年的二氧化碳捕獲能力,占全球預計總捕獲量5.5億噸/年的80%。
預計到2030年前,歐洲的二氧化碳年捕獲能力將達到2.22億噸,比目前的700萬噸大幅躍升。
在北美,加拿大最近在今年的預算中宣布了一項稅收抵免計劃,50%的稅收抵免用于傳統捕獲技術,37.5%的稅收抵免用于CCUS運輸和儲存設備。這將顯著改善加拿大CCUS項目的經濟效益,接近該國目前每噸二氧化碳排放的平均成本30美元。
在美國,如果“重建更好未來”法案獲得參議院通過,根據提供的稅收抵免將從每噸二氧化碳50美元增加到85美元。
經濟和財政限制是CCUS項目未能按計劃進行的主要原因,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認識到向此類項目提供支持的重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