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發現,他們制備出的木質素聚氨酯泡沫經過一個太陽光照(輻射功率每平方米1000瓦特)后,表面溫度可達90℃,可在6分鐘內實現自身6倍以上質量的原油回收。
大面積的油污覆蓋在海面上,大量海洋生物身陷其中缺氧死亡……隨著海上運輸業迅速發展,原油和有機溶劑泄漏事故頻繁發生,對生態環境與人體造成危害。
針對泄漏事故,目前國際通用的原油吸附泡沫,原料多來自石化資源且不可降解,與綠色環保理念并不契合。開發一種生物質來源且吸附力強的吸油材料,成為相關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團隊陳景研究員和朱錦研究員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顏寧教授團隊合作,設計研發了一類木質素基聚氨酯泡沫,可用于治理海上油污泄漏,還能在溫和堿性環境下無害化降解。
木質素吸附漏油更環保
在自然界的植物中,木質素是含量僅次于纖維素的第二大天然有機高分子聚合物。在木本植物中,木質素含量能占到約25%。在工業生產中,木質素通常作為造紙行業的副產物,被燃燒或直接丟棄。
“當前的吸油材料大多以泡沫、氣凝膠等多孔材料為主。其中聚氨酯泡沫在油水分離中的應用特別普遍。”陳景介紹,聚氨酯材料由多元醇與異氰酸酯經過聚加成反應得到,傳統聚氨酯材料所用的多元醇來源于石油。
是否可以將普遍被浪費的木質素利用起來,提高聚氨酯材料的環境友好性?2019年下半年,研究團隊開始著手研發,希望通過引入木質素,降低聚氨酯材料的成本,并且使其實現降解。
起初,研究團隊采用一步法制備了碳納米管復合的木質素基聚氨酯原油吸附泡沫,用于高效原油回收。
“所謂一步法,就是將制備好的多元醇與異氰酸酯混合,快速攪拌,倒入模具,無需維持環境條件,一步生成聚氨酯泡沫。這與傳統聚氨酯泡沫制備方法一致。”陳景解釋說。
常溫下原油黏度較高,類似固體,但在較高溫度下其黏度會顯著降低,有助于提高泡沫吸收速率。通過模擬海洋環境實驗,研究團隊發現,制備出的木質素聚氨酯泡沫經過一個太陽光照(輻射功率每平方米1000瓦特)后,表面溫度可達90℃,可在6分鐘內實現自身6倍以上質量的原油回收。
“通過擠壓這種泡沫,可將其吸附的油污進行回收處理再利用。”陳景表示,美中不足的是,碳納米管不可降解,還會阻礙泡沫材料的降解速率。
通過與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黃慶研究員合作,研究團隊替換碳納米管,將具有可降解性、光熱轉換能力更佳的MXenes納米片引入泡沫基體中。
據了解,MXenes納米片能夠在熱氧環境下降解成對環境無污染的二氧化鈦等物質,提高聚氨酯泡沫的環境友好性。
新材料適用多種工況
由于處理人員無法接近某些具有特殊用途的有毒油相廢液,因此需要能夠精準定向進行油污吸附的材料。基于已有的合作成果,研究團隊進一步開發,研制出了一種超疏水磁性木質素基聚氨酯泡沫。
“將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引入泡沫中,能使泡沫整體具有一定的磁性和光熱性能,通過硅烷的表面修飾則使其具有超疏水性。”陳景解釋道,超疏水磁性木質素基聚氨酯泡沫在太陽光下可以借助光熱輔助原油回收,陰雨天能夠通過超疏水的表面性質實現常規油水分離,實現24小時作業。
研究團隊經過實驗發現,在一個太陽光照下,超疏水磁性木質素基聚氨酯泡沫表面最高溫度能達到66.5℃,吸附約自身5倍質量的原油。由于該泡沫具有磁性,因此人們可以利用磁場對由該泡沫加工而成的吸附劑進行驅動和回收。
除了應對海上原油泄漏,木質素基聚氨酯泡沫還可作為抗菌敷料、過濾材料、保溫材料、隔音吸波材料等。目前,研究團隊已與企業合作,將木質素基聚氨酯泡沫材料率先用于汽車內飾中。
“木質素的大量使用,使得這類泡沫制作成本非常低廉(較商用聚氨酯泡沫成本下降30%左右),在環保方面的優勢相當突出。下一步,團隊將嘗試提升這類泡沫材料的吸油速率。”陳景表示,這項研究不僅為木質素基聚氨酯泡沫的應用找到了出口,也為今后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應用提供了一種思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