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2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注意到,江蘇省內15所高校位列主榜排名百強,成為僅次于北京的擁有全國百強高校數量最多的省份。
主榜排名中本省高校排名最靠前的南京大學位列全國第6名。省內另一所“985”高校東南大學排名全國第16名,與2021年相比進步了1個名次。此外,位列主榜前50名的高校還有南京理工大學(第33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37名)、蘇州大學(第43名)以及南京農業大學(第49名),其中,南京理工大學相較去年進步了4個名次,南京農業大學則是從去年的全國52名晉升至全國50強。在百強區間的還有中國礦業大學(第54名)、江南大學(第59名)、河海大學(第60名)、南京師范大學(第61名)、江蘇大學(第73名)、揚州大學(第79名)、南京工業大學(第84名)、南京郵電大學(第92名)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第97名),在這些高校中,江蘇大學、揚州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作為“雙非”高校進入全國百強,實力相當出眾。
在單科類大學排名中,江蘇省高校同樣表現優異。其中以醫藥類高校表現最佳,新晉“雙一流”高校的南京醫科大學在同類高校中排名第3,可謂實至名歸;中國藥科大學位居全國第11名。南京財經大學名列財經類大學第10名,較2021年進步了2個名次;南京體育學院名列體育類大學第6名,表現亮眼;西交利物浦大學位居合作辦學類高校第4名;無錫太湖學院位列民辦高校第13名,成為省內民辦高校的一顆明珠。
江蘇省高校整體上在2022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和近年來江蘇省不斷發力高等教育密切相關。2021年3月,江蘇省政府發布了《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方案(2021-2025年)》,扎實推進“雙一流”建設支持計劃,預期到2025年,進入全國前列的高水平大學達到20所,其中省屬高校達到11所,省屬高校中新增2-3個學科進入全國學科評估前10%;同時啟動實施“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構建江蘇高等教育發展新優勢。同年9月,共有17所高校入選建設高峰計劃,其中,A類建設高校有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江蘇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揚州大學10所,B類建設高校有江蘇科技大學、常州大學、南通大學、徐州醫科大學、江蘇師范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藝術學院7所。通過高水平大學建設,江蘇省將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努力形成高原敦實、高峰迭起的高等教育強省建設新格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