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一般由免疫原和佐劑組成,在傳染病防治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其中,佐劑能夠幫助機體對免疫原產生有效、持久的免疫應答。近日,《科技周刊》記者從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胥傳來研究團隊獲悉,一種手性材料可激發疫苗潛力,將抗體滴度提高近800倍,為今后研發抗腫瘤、抗病毒疫苗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上。
20世紀20年代以來,鋁佐劑一直用于人類疫苗的研制。然而,由于含有鋁佐劑成分的疫苗凍融后會導致疫苗活性大幅下降,對生產、儲存以及運輸都有極高的要求。“不僅如此,鋁佐劑只能介導體液免疫應答產生抗體,而對于藏在人體細胞內的病原體,抗體是無法識別的,所以鋁佐劑對慢性感染性疾病、腫瘤無效。而手性佐劑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匡華教授表示。
何為“手性”?匡華進一步解釋,人的雙手并不完全對稱,手性指的就是物體與其鏡像無法完全重合的特性,它與藥物、蛋白等分子的功能息息相關。
“免疫細胞一般通過其表面的蛋白受體接受刺激。既然蛋白具有手性,如果找到一種與蛋白受體相匹配的手性材料,是不是能夠更有效地刺激免疫細胞呢?”胥傳來表示,順著這個思路,團隊開發了一種手性納米材料。結果發現,免疫細胞相關免疫因子的表達量提升了1至2倍。此后,研究人員進一步用H9N2流感病毒感染模型證明,這種新型手性佐劑能夠同時高效刺激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
最終,一系列實驗結果顯示,左手性免疫佐劑產生的抗體滴度,是傳統鋁佐劑的800倍,是右手性佐劑的1580余倍。在冷凍電鏡、流式細胞儀等設備幫助下,研究人員發現了手性佐劑進入免疫細胞、激發免疫應答的機制。
胥傳來表示,過去疫苗的研發主要強調候選抗原或抗原基因的研究,此次我們從免疫佐劑的手性設計著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顛覆了傳統的觀念,實現了從“0到1”的源頭創新。而目前從國際上來說,對于治療性疫苗尤其是抗腫瘤疫苗的研發一直未有滿意效果。此次我們提出的手性免疫佐劑不但可以誘導體液免疫應答產生高滴度的抗體,也能均衡地誘導細胞免疫應答。“我們相信,手性佐劑有望改變當前預防性疫苗獨霸的狀況,為治療性疫苗的研發指明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