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抓住“十四五”戰略機遇期,綜合考慮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石化化工行業發展特點和我國所處發展階段,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市場主導、科技創新、綠色安全、開放合作為基本原則,確定了我國石化化工行業2025年發展目標,聚焦創新發展、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安全發展等六大重點任務,清晰勾勒出了我國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路線圖,為企業“十四五”發展指明了方向。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化工大國向化工強國跨越的關鍵五年,是全球石化化工企業競爭格局的重塑期,也是中國中化推進“兩化”融合的突破期,是邁向使命引領型戰略的轉型期。中國中化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關于兩化重組的決定,認真落實《意見》要求,以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科學至上”,深入兩化融合,優化全球經營,從社會、客戶、股東、員工四要素全面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
結合《意見》中確定的四項原則,中國中化提出了聚焦主業、科學至上、低碳發展、市場導向、以人為本等十項發展原則,“十四五”期間推進實施“產業發展戰略”(簡稱123戰略),即緊扣1個戰略定位、扛起2大產業使命、實施3大轉型升級。中國中化將堅持“以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為引領,以石油化工為支撐,以環境科學為保障,科技驅動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的戰略定位,瞄準促進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和加快化工新材料產業補短板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承擔央企產業使命,創建全球領先的農業科技公司和世界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公司;實施由單一產品向產業鏈升級,由提供產品向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升級,由傳統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的企業升級。中國中化將通過三個五年計劃,以“三步走”戰略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
中國中化將積極部署落實《意見》提出的六大重點任務,助力主要目標的達成。
產業結構方面
中國中化將依托現有產品基礎,通過延鏈,發展相關高附加值產品;通過補鏈,發展貫通產業鏈的關鍵中間體;通過強鏈,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和規模效應;將產業競爭由產品競爭升級為產業鏈競爭,積極打造十條優勢產業鏈和五條潛力產業鏈。一方面打造現代種業、植物保護、動物營養等生命科學產業鏈,促進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打造環氧樹脂、聚碳酸酯、氟材料、硅材料、特種纖維、電子化學品、鋰電池材料等材料科學產業鏈,加快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補短板。
產業布局方面
產業布局方面,中國中化將積極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國內重點建設四個大型一體化基地和若干專業化、特色化基地,國際進一步優化區域產能布局,提高成本競爭力和客戶響應速度,提升全球化運營水平,實現世界水平+中國成本+世界市場的發展模式。
創新發展方面
中國中化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積極打造化工新材料原創技術策源地,組織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加強戰略科技力量建設,重塑科技創新體系,促進實現高尖端科技的自立自強;同時,將構建以科技創新成果驅動主營業務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建立中央研究院創新機制。
數字化轉型方面
中國中化將全面推進公司數字化轉型,聚焦集團管理、資源共享、產業協同三大方向,積極運用數字化技術,通過打造全在線、全連接、全協同的數字化環境,以“云上中化”實現數字化質效提升,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升級發展,建設“線上中化、數字中化、智能中化”,發揮數據要素驅動作用,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
綠色低碳方面
中國中化將認真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發展要求,切實履行央企使命,爭做“碳達峰、碳中和”大考中的排頭兵和踐行者,結合自身的產業特點和技術優勢,以能效提升和產業升級為主要路徑,實現源頭減碳、工藝降碳、末端用碳,持續加大減排力度,推動公司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安全發展方面
中國中化將堅持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健康發展和科學發展理念,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創造世界一流HSE績效為目標,以風險管理為核心,堅持體系引領、專業提升、文化驅動、資源保障,致力打造HSE核心競爭力,建設健康中化、安全中化、綠色中化。
中國中化將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對兩化重組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王勇國務委員在中國中化成立大會上的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意見》要求,銳意進取、勇于爭先,優化資源配置、聚焦主責主業,深入推進重組后的整合融合和轉型升級,打造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引領行業升級和變革,促進我國加快從化工大國邁向化工強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