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應急管理部舉行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一季度全國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形勢。
一季度,全國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4608起、死亡3935人,其中,較大事故83起、死亡341人;重大事故3起、死亡38人;特別重大事故1起,即“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造成132人遇難。總的來看,全國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和較大事故同比均明顯下降,多數行業和地區形勢平穩,但重特大事故反彈。4起重特大事故分布在貴州、遼寧等省份和航空運輸、建筑業、礦山、漁業船舶等行業領域。
從一季度事故特點來看,主要表現為“七個突出”,其中化工危化品領域檢維修和試生產環節風險突出,西部地區事故較為多發,32起化工事故中15起發生在檢維修環節,14起發生在西部地區。
二季度,高溫、暴雨、雷電等極端天氣開始增多,相關行業生產經營活動趨于旺盛,加之受外部環境沖擊、疫情反彈加劇、供應鏈不穩等多種不利因素影響,安全形勢更加復雜嚴峻。應急管理系統將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推進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制定的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十五條措施,全力抓好安全防范各項工作,確保安全形勢平穩。
《面對化工產業加速轉移,西部地區準備好了嗎?》(《《點擊查看全文)一文中曾提到,西部地區原本工業基礎薄弱,且自身安全生產水平有待提升,在產業承接過程中又迎來高危行業、新興產業等多重安全挑戰。目前正在參與化工園區專家指導服務的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總工程師程長進介紹,近一年來,全國發生的12起化工較大事故中,有7起發生在異地轉移的危險化學品企業,占比達58%。按照危險化學品項目2年至3年的建設周期,今明兩年預計將有471個項目集中投產,占轉移項目數的75%。他說:“產業轉移安全風險已經成為當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領域的一個突出問題。”
綜合來看,轉移項目本質安全水平低、企業安全基礎薄弱、從業人員專業技能素質不達標、承接地安全準入門檻不高、監管缺失、安全監管能力不足等都有可能對西部地區的安全生產形勢產生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