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經濟回暖,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仍然存在,但煉油廠產能利用率和煉油催化劑需求正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此外,環保需求下,對脫硫燃料的監管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正在推動煉油催化劑行業的創新和研發,帶動煉油催化劑需求反彈。
疫情嚴重影響將減弱
市場人士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損害了煉油工業,進而影響到煉油催化劑行業,但這一影響行將結束,煉油催化劑需求也將隨之恢復。美國催化劑集團資源公司(TCGR)銷售和項目經理克里斯·杰濟亞克表示:“2020年全球損失煉油產能約600萬桶/日,這是疫情對煉油業造成的最嚴重影響。至今,盡管煉油產能利用率尚未完全恢復,但煉油業需求正在提升。”杰濟亞克表示,并不是每種精制產品都受到同樣的影響,液化石油氣(LPG)和石腦油受影響最小,其需求也很快恢復,去年就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柴油需求將在今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而汽油需求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最有可能是今年年底或2023年。航空燃料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其需求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時間將最晚。
煉油催化劑生產商霍尼韋爾則表示,目前,精煉燃料需求仍低于疫情前水平,這限制了煉油催化劑需求。2020—2025年間宣布關閉的煉油廠能力約470萬桶/日,同期宣布的新煉油產能660萬桶/日。在發達地區,規模較小、效率較低的煉油能力被逐步淘汰,而在那些燃料需求持續增長地區,還在不斷新建煉油產能,且往往是煉化一體化擴張。
格雷斯公司煉油技術部門總裁湯姆·佩蒂表示,大多數主要消費經濟體對運輸燃料的需求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地緣政治問題、通貨膨脹和供應鏈中斷依然存在,全球經濟復蘇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今年全年運輸需求將保持強勁增長。
在煉油催化劑層面,杰濟亞克稱,催化裂化(FCC)催化劑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最大。而在今年,FCC催化劑價格可能會回到疫情前水平,其需求在2022~2023年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其中,能夠處理較重原料或最大化生產化學品的催化劑將得到更大的增長潛力,包括原油制化學品和最大化丙烯生產的FCC催化劑。
環保需求帶來新機會
市場人士認為,煉油行業在環保上的壓力有助于煉油催化劑行業發展。嚴苛的燃料環保標準是創新的驅動力,有助于先進煉油催化劑開發,并為行業帶來收益。
在燃料脫硫方面,雅保催化劑業務研發副總裁鮑勃·萊利維爾德表示,雅保加氫處理催化劑及解決方案組合可用于幫助煉油廠滿足汽油、中間餾分油和船用燃料的最新含硫規格。佩蒂表示,格雷斯公司也推出了一系列用于生產更清潔燃料的脫硫催化劑。新開發的加氫催化劑組合,可將渣油升級為更有用的產品,提升餾分油和汽油餾分品質。霍尼韋爾UOP催化劑業務主管倫納德說,大多數發達經濟體的脫硫法規已經成熟,未來燃料脫硫挑戰在于降低生產裝置的碳足跡。未來,催化劑設計將側重于這些重餾分,通過降低反應器溫度,從而降低碳足跡,這將對催化劑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煉油催化劑與煉油行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努力密切相關,還決定煉油行業能否適應生產可再生燃料、生物質原料聯合加工。佩蒂表示,生物質新原料將給煉油廠運行帶來全新、獨特挑戰,也為煉油催化劑市場帶來新的機會。
TCGR總裁約翰·墨菲認為,電動汽車和引入生物質原料雖然是影響FCC和加氫處理催化劑增長的因素。其中,電動汽車將會從2030年開始,緩慢降低煉油催化劑需求。而在煉油過程中使用生物質原料并不一定會減少催化劑的需求,只是需要使用不同工藝技術來處理生物基原料和石油基原料,這反而對煉油催化劑發展有利,并帶來附加值。墨菲稱,當前煉油催化劑技術發展主要集中在熱解油和塑料廢物流共處理方面,以及標準煉油設備如何處理第二代生物質原料。主要煉油催化劑生產商則著力研發解決重質原料問題,或增加煉油廠的丙烯和丁烯化學品產量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