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3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575.6億元,同比增長5.0%。對此,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總體來看,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延續了去年以來的恢復態勢。但也要看到,企業生產經營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下階段要落實好制造業扶持政策及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助力企業紓困解難,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提質增效。
15個行業利潤增速超10%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各地區、各部門加大穩增長和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工業經濟穩定恢復,企業利潤小幅增長。”朱虹介紹,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較去年12月份回升0.8個百分點。
談及前兩個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情況,朱虹表示,5.0%的增速是在去年同期較高基數基礎上實現的。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2個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或減虧,其中有15個行業利潤增速超過10%。
具體來看,能源原材料行業對工業企業利潤增長貢獻較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2月份,采礦業利潤同比增長1.32倍,增速明顯高于工業平均水平,部分原材料行業利潤較快增長。其中,受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煤炭價格同比漲幅較高等因素推動,石油天然氣開采、煤炭采選等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57倍、1.55倍,拉動作用均較去年12月份進一步增強;受有色金屬、化工產品等價格上漲拉動,有色金屬冶煉、化工等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63.8%、27.3%,均實現較快增長。
“此外,受春節提振消費等因素拉動,部分基本生活類消費品行業利潤增長較快。”朱虹說,1—2月份,酒飲料、紡織、食品制造、文教工美等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2.5%、13.1%、12.3%、10.5%。
資產負債率保持下降趨勢
企業營收增長較快,為企業利潤增長創造了有利條件。朱虹介紹,1—2月份,在工業生產加快、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漲幅較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工業企業銷售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9%,高于去年12月份1.6個百分點。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40個行業收入同比增長。
當天發布的數據還顯示,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為81.8元,同比增加2.5元;人均營業收入為159.3萬元,同比增加18.8萬元。
從企業資產來看,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4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0.4%;負債合計80.03萬億元,增長10.2%;所有者權益合計62.21萬億元,增長10.7%。
“總體來看,企業資產較快增長。”朱虹說,同時,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3%,同比降低0.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下降趨勢。
朱虹表示,1—2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受基數較高影響較去年全年明顯回落,企業成本壓力加大,利潤率和產銷銜接水平均有所下降;企業盈利改善仍不均衡,下游行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利潤增長緩慢,企業生產經營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工業企業效益狀況持續恢復的基礎仍不牢固。
進一步提高政策實施精準度
如何進一步提振工業經濟運行?朱虹認為,要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的各項部署,繼續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尤其是中下游企業成本。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提出要加強跨部門、跨區域分工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在“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部分,意見圍繞清理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引導大型平臺企業降低收費、加大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清理力度等工作,分別提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超10個部門,要求相關工作在年內持續推進。
聚焦工業穩增長,工信部近日召開重點行業運行形勢分析座談會,強調切實抓好疫情防控,做好重點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保供工作,指導重點園區、企業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加強要素保障和產業鏈供應鏈協調,確保生產穩定充足、供需對接順暢。
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舉措加快出臺落地。3月25日,廣東深圳發布惠企紓困“三十條”,提出支持工業企業在守住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底線的前提下,加大上半年排產力度,提高產能利用效率。近來,福建泉州通過組建涉企微信群、建立服務專欄、開通熱線、協調工業企業物流運輸等方式,為工業企業開辟快速服務通道。
“進一步提高政策實施的精準度和實效性,確保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讓廣大企業真正有獲得感。”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同時,及時預研預判工業經濟運行中的風險挑戰,科學做好監測預警和政策儲備。要著眼長遠,在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方面下更大功夫,統籌“補短板”和“鍛長板”。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