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讓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從繁瑣、不必要的體制機制束縛中解放出來!”
管好用好科研經費,對促進科技事業發展至關重要。隨著一系列改革舉措的實施,很多科研人員表示,“不用再自己‘當會計’了”“不用盤算著年底怎么‘突擊’花錢了”……大家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研發熱情得到進一步激發。
今年1月1日,新修訂的科學技術進步法正式實施,充分體現我國科技領域改革發展經驗成果,在激發科學技術人員創新活力、減輕科研人員事務性負擔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規定。
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從擴大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自主權、完善科研項目經費撥付機制、加大科研人員激勵力度等7個方面,提出25條“松綁+激勵”措施。很多科研人員表示,《若干意見》讓“關心的問題基本都有了明確的說法”。如今,實踐推進如何?效果怎樣?下面看看記者進行的采訪。
推行經費包干制——預算更加靈活
“以前做項目預算,事無巨細,幾元錢的瓶瓶罐罐都要列進去,手頭要是沒有價目表,還要找人去打聽。”過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童紅寧承擔科研項目時,經常要在預算編制上耗費大量精力。
科學研究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走哪條技術路線、需要什么材料、何時取得突破、需要多長時間完成等,往往很難計劃。在童紅寧從事的科研領域,材料費和測試化驗費經常需要調整。“尤其是一些耗材,一個項目要用到多少很難列出明細。有時做預算要靠類似項目去‘套模板’,要是手頭承擔項目多,實際操作中也很難把各自的花銷嚴格區分開。”童紅寧說。
《若干意見》提出,將直接費用預算科目從目前的9個以上,統一精簡為設備費、業務費、勞務費共3類,除50萬元以上的設備費,其他費用只需提供基本測算說明,不必一筆筆列出來。同時,設備費外的其他費用調劑權下放給項目負責人,由其根據科研活動需要自主安排。
在很多科研人員看來,不將預算編制細致程度作為評審預算的因素、下放預算調劑權,有助于解決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繁瑣問題,不再出現“科研圍著經費轉”。
“擴大經費包干制實施范圍”也是一大亮點。2019年以來,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博士后科學基金開展的經費使用包干制試點,取得了良好效果。《若干意見》進一步擴大了經費包干制實施范圍,明確在人才類和基礎研究類科研項目中推行經費包干制,并鼓勵有關部門和地方開展試點。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殷盼超就是受益者。“研究剛起步的時候,我沒有足夠的項目預算采購科研儀器,在經費包干制的支持下,我進行了自主采購,實驗室很快運轉起來了。”殷盼超說。
考慮到科研活動的連續性,《若干意見》取消了此前結余資金只有2年使用期限的規定,明確項目結余資金留歸項目承擔單位繼續使用,由單位統籌安排用于科研活動的直接支出,優先考慮原項目團隊科研需求。大連理工大學一名基層科研管理人員表示:“特別是對于一些基礎研究項目來說,有時結余10%~20%,留一部分給下個項目,有利于保持團隊穩定、研究持續。”
提高科研人員績效支出——人才更受尊重
“建大樓買設備”是以往粗放型科研經費使用方式的表現之一,既造成資源浪費,又助長“重物輕人”的觀念。一名科研院所財務部門負責人表示,過去科研工作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有錢打仗,無錢養兵”,特別是在間接費用比例較低的條件下,個別科研團隊甚至不愿意從事財政資金支持的課題。
《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提高間接費用比例。項目承擔單位可將間接費用全部用于績效支出,并向創新績效突出的團隊和個人傾斜。對數學等純理論基礎研究項目,間接費用比例進一步提高到不超過60%。受訪的科研人員認為,這將有助于解決科研人員績效工資的出處問題。殷盼超的課題組里現在有4名博士后,他坦言:“為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需要一定的績效獎勵。否則有時只能看著優秀人才流失。”
“科研工作歸根到底要靠人來完成,科研經費管理也要體現對人的勞動成果的尊重,這符合科技工作實際。”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文昊說,“提高間接費用及績效支出比例,項目承擔單位就可以把績效更多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支持他們安心做研究。”
《若干意見》還明確,科研項目聘用人員的“五險一金”均可從科研經費中列支、極少數高層次人才實行年薪制等措施。經初步匡算,總體上使科研項目經費中用于人的費用可達50%以上,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力度非常大。
“現在,國家也在倡導科研人員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成建制地做項目。從項目管理的角度來說,這些激勵手段能夠激勵團隊的良性發展。”大連理工大學的基層科研管理人員表示。
經費報銷不再繁瑣——程序更加順暢
《若干意見》從優化3個環節入手,完善撥付流程,確保科研經費撥付環環相扣,減少在途時間。“《若干意見》要求,項目管理部門在項目任務書簽訂后30日內,將經費撥付至項目承擔單位,這就能夠避免‘等米下鍋’,切實保障科研活動實際需求。”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基礎科研管理處處長許亮說。
科研經費報銷繁瑣,曾被認為是科研經費管理的一大痛點。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張強弓經常參加野外科學考察。“我們到偏遠地區,有時候住帳篷,有時候住牧民家,想開發票肯定是不現實的。”他尤其關注《若干意見》中的新規定:允許項目承擔單位對國內差旅費中的伙食補助費、市內交通費和難以取得發票的住宿費實行包干制。
差旅費“包干制”解決了科研人員經常遇到的“找票”“貼票”等問題。張強弓所在的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近年來已經在試行這項制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他所在的院所也探索簡化經費報銷程序,萬元以下的小額材料都可以先采購、后報銷。記者了解到,國內部分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不斷推動科研經費報銷數字化、無紙化,讓數字信息多跑路、科研人員少跑腿。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