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鋰資源及鋰鹽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問題引發各方關注,有關部門及相關協會正積極引導鋰鹽市場理性回歸。
上周,工信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召開鋰行業運行以及動力電池上游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針對鋰資源及鋰鹽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問題,要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要加強供需對接,協力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協作關系,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
“鋰鹽價格理性回歸是新能源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條件。”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會長王孝峰表示,協會將引導行業,進一步推動鹽湖提鋰的技術進步和產能釋放,加大鋰資源勘探以及鹽湖開發力度,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同時增加國外鋰資源的供應,以多種方式努力幫助鋰鹽價格恢復到正常水平。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帶動鋰以及鋰鹽價格暴漲。據上海鋼聯數據,截至3月中旬,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今年已上漲73.79%,電池級氫氧化鋰價格漲幅更是高達121.22%。
“當前鋰產業上游資源供應不足,下游鋰電產業又發展迅猛,因而造成鋰鹽價格大幅上漲。鋰鹽價格過高會帶來下游產業成本上升, 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王孝峰表示。
多家機構預計,2020—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鋰需求占比預計從36.5%升至64.4%;電池儲能電站的鋰需求占比預計從5.3%增長至近20%。盡管全球鋰資源釋放速度加快,鋰資源產量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1%,但鋰資源需求增速同期預計在36%,供應仍跟不上需求增長。
奧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認為,為引導鋰電材料價格理性回歸,監管層需要對個別材料短期非理性漲價進行適當干預,以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現階段鋰價大漲的誘因主要是上游鋰礦資源不足,所以還應重點著手解決鋰礦資源問題。鋰電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應加強供需對接,構建長期、穩定的戰略協作關系。此外,國家還應重點扶持具備產業鏈優勢的企業做強做大,從產業鏈、成本以及科技創新端打造低成本優勢企業。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建議應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保障供應鏈安全。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陳虹建議對鋰、鈷等上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掌控。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建議將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納入國家戰略儲備資源管理,設置專項基金,支持和鼓勵國內企業收購海外電池材料資源,以確保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