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固體廢物治理與再利用,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話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永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固體廢物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化廢物為資源、變“包袱”為經濟效益,是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求,建議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強化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科技支撐,加速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建設,完善引導監管政策和標準體系,不斷提高資源化利用效率,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循環經濟發展,強調加強固體廢物和垃圾處置。特別是2021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等文件中,提出“建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促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加強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等要求,為我國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提供了重要遵循。
據統計,工業固廢方面,“十三五”時期我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約130億噸,整體面臨著產量巨大且地區發展不平衡、產業化轉化率不高、配套政策和相關標準有待完善、綜合利用項目投資壓力大等問題。廢棄塑料方面,在我國垃圾場陳化垃圾的廢棄塑料存量約10億噸,每年新生垃圾塑料超6000萬噸,每年若將2%填埋垃圾塑料及三分之一新鮮廢棄塑料通過化學法再生制成熱解油,相當于新增一個勝利油田規模的輕質石蠟基大油田。
馬永生建議:一是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包括加快推進綠色產品設計、傳統行業綠色化改造,實現工業固廢源頭減量、過程控制和末端高效治理相結合,形成系統減污降碳和循環利用模式;建議地方政府加大統籌力度,支持大型工業企業與掌握垃圾資源的市政部門建立廢棄塑料供貨關系,與快遞、外賣等塑料制品用戶建立產業供需聯盟,形成完整產業鏈。
二是強化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科技支撐,包括開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產學研攻關,推廣利用水泥、電力、化工、鋼鐵工藝裝置協同處置工業固廢;鼓勵易回收、易再生塑料推廣使用,降低廢棄塑料化學循環難度及成本,并根據產品碳減排情況,對廢棄塑料化學循環技術予以碳稅優惠。
三是加速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建設,建議圍繞國家發展戰略,提升重點區域、流域和重點類別工業固廢的資源利用效率,鼓勵大型集團企業參與示范工程建設,推動我國工業固廢規模化集中化高值化利用。
四是完善引導監管政策和標準體系,出臺引導資源轉換、全產業鏈疏通、財稅扶持、市場調控、鼓勵廢棄塑料化學循環等方面的政策,制定相關技術規范、產品標準,保障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渠道和產品銷路,同時加快與廢棄塑料化學循環生產過程安全環保及產品質量相關的標準、認證及法律法規的制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