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印發《關于石化行業做好2022春耕化肥農藥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各有關單位: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在剛剛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報告提出今年糧食產量要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當前,正值我國糧食生產春耕備耕重要時期,化肥農藥等農化產品為我國糧食豐產豐收提供重要保障。為了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落實國家有關部委發布的春耕農化產品保供穩價系列政策措施,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成立以李壽生會長和李云鵬書記親自掛帥的專門領導班子,專題研究和部署春耕化肥農藥等農化產品保供穩價相關工作,努力在去年保供穩價基礎上主動作出更大貢獻。現將2022春耕化肥農藥保供穩價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刻理解化肥農藥保供穩價工作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和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造成了嚴重的糧食短缺。據聯合國的統計,2020年全球共有7.2億到8.1億人在饑餓中掙扎,與之前的一年相比增加了約1.6億人。農作物歉收、出口限制以及地緣政治動蕩等因素都可能引發食品價格高企,糧食短缺的矛盾進一步增加。當前,糧食安全問題更加凸顯,化肥、農藥及農資保障任務更加艱巨。化肥和農藥等農化產品的穩定供應和價格高低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所以保障農化產品穩定供應和價格穩定不僅對維護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更是石化產業和廣大農化企業保障老百姓飯碗的重大責任。
二、全力保障國內化肥農藥生產供應和市場價格平穩運行
春耕備耕是每年我國農業生產的重要階段,是農化企業生產任務和保供任務十分繁重的時期。去年下半年以來煤炭、原油等大宗國際原材料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國際肥料價格遠高于國內市場,國內化肥農藥等農化企業堅決貫徹落實國家保供穩價總體要求,首先保國內農化產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產品不出口或少出口,企業為此做出了不少犧牲。目前,已經進入我國春耕和春季用肥旺季,化肥農藥等農化產品生產企業第一位的任務是全力保障春季用肥用藥,化肥農藥生產和流通企業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全力落實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有關部委的工作要求,及時掌握全國各地區春耕生產進度信息,根據不同農情、墑情和氣象條件,合理調整產品結構,統籌調配產品銷售布局和渠道,自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全力保持國內不同地區、不同市場和不同適用條件下的化肥農藥市場價格總體穩定。從目前全國生產情況看,國內化肥農藥供應量總體充足,市場供給保障有力。
三、積極主動貫徹落實和用足用好國家出臺的保供穩價方針政策
一是全面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做好今后一段時間國內化肥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發改經貿(2021)1351號)文件要求,提高產能利用率,磷肥企業在磷石膏年度控制總量不增加的情況下,調整平衡用肥旺季和淡季排產計劃,積極協調生產用能指標,主動協調落實硫磺資源,積極對接鐵路運輸配送落實運價優惠政策,積極調配倉儲物流要素,加強資金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監控和檢驗頻次,保證合格產品充足供應國內各地市場,切實做好保供穩價工作。
二是全面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做好化肥生產用煤用電用氣保障工作的通知》(發改辦運行〔2021〕892號)文件要求,積極主動與煤炭、電力、天然氣企業對接落實資源并簽訂中長期合同,主動向各地政府主管部門對接匯報,不將化肥生產企業作為高耗能企業,不對化肥生產企業實施有序用電措施,確保生產穩定和生產要素穩定供應。
三是大力創新化肥農藥新品種,倡導有機肥替代化肥,積極推廣緩控緩釋肥料、水溶性肥料、新型藥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和新產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體化等科學施肥技術,提高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水平。提供“產品+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將化肥農藥的產品和服務從工廠延申到田間地頭。
四是積極發揮進出口貿易調節作用,為國內農化產品保供穩價工作創造更好條件。一方面,在春耕備耕期間,加強企業自身管理,提高企業自律,嚴格管理產品出口,充分保障國內市場供應。另一方面要積極擴大鉀肥、硫磺等重要產品進口,為國內鉀肥供應和磷肥生產提供更好保障。另外,要積極主動與各地海關溝通協調,提前做好逆周期調節政策儲備,在用肥用藥淡季期間,在保證國內淡季儲備充足、國內市場供應的前提下,爭取適量出口,既充分發揮生產裝置產能效率,又緩解企業資金占用,努力爭取效益最大化。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用肥用藥市場需求很大,保障化肥農藥生產供應和價格穩定,對于農業生產平穩和保護農民利益都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鉀肥行業分會、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等行業管理組織,要充分發揮行業管理協調職能,加強行業自律,積極協助國家有關部門開展化肥農藥市場運行監測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規范市場競爭環境等工作,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政策,及時反映行業和企業合理訴求,共同做好春耕化肥農藥保供穩價工作,為全面完成今年的糧食生產任務貢獻力量。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2022年3月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