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1436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統計公布發布了一系列主要國民經濟數據: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3086億元,比上年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450904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609680億元,增長8.2%。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3%,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3%。全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3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7個百分點。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比上年增長8.0%。國民總收入1133518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46380元/人,比上年提高8.7%。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8.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1.0%。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下降2.2%。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53個,下降的為17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43個,持平的為1個,下降的為26個。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2502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36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4515元人民幣,比上年升值6.9%。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成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1%;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9%,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2.4%。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6.0%。全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7.1%。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367.7萬輛,比上年增長152.5%;集成電路產量3594.3億塊,增長37.5%。全年網上零售額13088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4.1%。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887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2.5萬戶,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1.5億戶。
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全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7%。在監測的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全年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占64.3%,未達標的城市占35.7%;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1%。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全年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4.9%,Ⅳ類斷面比例為11.8%,Ⅴ類斷面比例為2.2%,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2%。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72575億元,比上年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8.0%;股份制企業增長9.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8.9%;私營企業增長10.2%。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5.3%,制造業增長9.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7%,紡織業增長1.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7.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8.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2%,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2.4%,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2.6%,汽車制造業增長5.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6.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5.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9%。
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37692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7.9%。其中,火電裝機容量129678萬千瓦,增長4.1%;水電裝機容量39092萬千瓦,增長5.6%;核電裝機容量5326萬千瓦,增長6.8%;并網風電裝機容量32848萬千瓦,增長16.6%;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30656萬千瓦,增長20.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87092億元,比上年增長34.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22770億元,比上年增長56.0%;股份制企業62702億元,增長40.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22846億元,增長21.1%;私營企業29150億元,增長27.6%。分門類看,采礦業利潤10391億元,比上年增長190.7%;制造業73612億元,增長31.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3089億元,下降41.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74元,比上年減少0.23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81%,提高0.76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1%,比上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全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5%。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552884億元,比上年增長4.9%。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44547億元,增長4.9%。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分區域看,東部地區投資增長6.4%,中部地區投資增長10.2%,西部地區投資增長3.9%,東北地區投資增長5.7%。
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14275億元,比上年增長9.1%;第二產業投資167395億元,增長11.3%;第三產業投資362877億元,增長2.1%。民間固定資產投資307659億元,增長7.0%。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4%。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0.7%。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91009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其中,出口217348億元,增長21.2%;進口173661億元,增長21.5%。貨物進出口順差43687億元,比上年增加7344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115979億元,比上年增長23.6%。其中,出口65924億元,增長21.5%;進口50055億元,增長26.4%。
全年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新設立企業47643家,比上年增長23.5%。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1494億元,增長14.9%,折1735億美元,增長20.2%。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含通過部分自由港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5336家,增長24.3%;對華直接投資金額743億元,增長29.4%,折112億美元,增長36.0%。全年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3469億元,增長17.1%,折522億美元,增長22.1%。
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27864億元,比上年增長14.2%,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44%,其中基礎研究經費1696億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資助4.87萬個項目。截至年末,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533個,納入新序列管理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91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636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212家。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累計設立36支子基金,資金總規模624億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287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2551家。全年授予專利權460.1萬件,比上年增長26.4%;PCT專利申請受理量7.3萬件。截至年末,有效專利1542.1萬件,其中境內有效發明專利270.4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7.5件。全年商標注冊773.9萬件,比上年增長34.3%。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67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37294億元,比上年增長32.0%。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52.4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5.2%。煤炭消費量增長4.6%,原油消費量增長4.1%,天然氣消費量增長12.5%,電力消費量增長10.3%。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0%,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5.5%,上升1.2個百分點。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單位電石綜合能耗下降5.3%,單位合成氨綜合能耗與上年持平,噸鋼綜合能耗下降0.4%,單位電解鋁綜合能耗下降2.1%,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5%。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8%。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26307人。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374人,比上年上升5.6%;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0.045人,下降23.7%。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1.57人,下降5.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