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日,新修改的《安全生產法》明確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加強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責任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企業存在的相關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從嚴處罰。為進一步督促企業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好法定職責,做到學法守法、懂法用法,應急管理部近日公布了一批對企業主要負責人依法進行處罰的典型案例,推動企業主要負責人依法履職盡責,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斷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案例1
2021年9月16日,應急管理部安全執法和工貿監管局會同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對蕪湖市某鋼鐵有限公司以明查暗訪方式開展執法檢查時,發現該公司主要負責人王某華存在以下問題:1.未建立健全并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2.未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教育培訓計劃;3.未組織建立并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且主要負責人長期不在崗,對公司疏于安全管理。該公司主要負責人違反了《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繁昌區應急管理局根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并結合自由裁量,責令該公司主要負責人王某華限期改正,并作出罰款人民幣3.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2
2021年9月23日,吉林省遼源市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對吉林某鋁業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該公司主要負責人金某南存在以下問題:1.未建立健全并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2.未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教育培訓計劃;3.未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4.未組織建立并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沒有針對高溫熔融金屬、深井鑄造等部分環節開展風險辨識,并明確相應的管控措施;5.未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沒有結合車間、班組實際制定現場處置方案并進行演練。以上行為違反了《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遼源市應急管理局根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并結合自由裁量,責令該公司主要負責人金某南限期改正,并作出罰款人民幣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3
2021年10月21日,江蘇省淮安市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監察支隊聯合盱眙縣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對淮安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該公司主要負責人萬某紅存在以下問題:1.未建立健全并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2.未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3.未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4.未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5.未組織建立并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未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未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6.未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上述行為違反了《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淮安市應急管理局根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并結合自由裁量,責令該公司主要負責人萬某紅限期改正,并作出罰款人民幣4.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4
2021年9月6日,四川省綿陽市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會同專家在安州高新區開展“創安2021”專項執法行動,按照檢查方案對某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及生產現場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該公司主要負責人黃某業存在以下問題:1.未建立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未與員工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2.未按照要求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的制度與本單位實際情況不符合,廠區內張貼的操作規程不規范,無勞動保護、風險辨識及應急處置等內容等。以上行為違反了《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綿陽市應急管理局根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并結合自由裁量,責令該公司主要負責人黃某業限期改正,并作出罰款人民幣2.8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5
2021年9月28日,甘肅省臨夏州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對甘肅某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該公司主要負責人張某存在以下問題:1.未建立健全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2.未組織制定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3.未組織制定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4.未組織建立并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5.未組織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以上行為違反了《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臨夏州應急管理局根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并結合自由裁量,責令該公司主要負責人張某限期改正,并作出罰款人民幣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6
2021年9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對克拉瑪依某油田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該公司主要負責人熊某存在以下問題:1.未建立健全并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2.未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3.未組織建立并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未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4.未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上述行為違反了《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白堿灘區應急管理局根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并結合自由裁量,責令該公司主要負責人熊某限期改正,并作出罰款人民幣4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全面負責,必須同時承擔起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發展、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做到生產必須安全、不安全不生產。新修改的《安全生產法》對企業主要負責人的義務和職責要求更加明確、具體,也更為嚴格。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將企業主要負責人是否履行職責落實到執法檢查中,督促“關鍵少數”依法履職,推動企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