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十八屆)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兩化融合推進大會暨“十四五”智能制造規劃宣貫會日前在鄭州召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吳甫在會上作重要發言。吳甫從行業智能制造發展形勢和面臨的主要問題、“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行業智能制造主要工作等3方面進行了闡述,具體明了,切中肯綮。特將講話刊出(略作刪改),以饗讀者。正文如下:
“十三五”是石油和化工行業智能制造快速發展的五年。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大力推動試點示范、新模式應用、典型場景開發、技術改造與升級等工作的指引下,行業企業反響強烈并踴躍參與。通過一系列具有石化行業特點的數字化賦能工作,智能制造效益逐漸顯現,全行業大力推進智能制造的局面基本形成?!笆奈濉笔庆柟绦袠I智能制造成果和深化應用的關鍵五年,為了更好的推動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石化聯合會委托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編制了全行業“十四五”智能制造專項規劃,這是行業首次編制有關信息化發展的專項規劃,將指導未來五年行業智能制造發展。
下面圍繞數字化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與大家交流三方面內容。
一、行業智能制造發展形勢和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兩化融合工作邁上新臺階。“十三五”行業兩化融合由單項應用向協同集成邁進的步伐加快,行業兩化融合貫標工作不斷深入,目前全行業兩化融合貫標的企業數量超過1800家,新型能力的打造進一步激發了企業的創新力,催生出一批智能制造典型應用示范和創新應用模式。
二是智能制造示范效應明顯?!笆濉比袠I27家企業入選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通過典型示范,行業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生產運營管理模式初步形成,經營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安全環保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轉變,提質增效作用明顯。
三是智慧化工園區進入加速期?!笆濉比珖延?0多家化工園區正在開展智慧化創建,其中,12家列入試點示范園區,超過10%的省級以上重點化工園區啟動了智慧園區建設工作,智慧園區建設正在從試點示范向全國穩步推進。
四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取得新突破。石油和化工行業積極探索推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試點應用,重點企業先行先試,并帶動全行業加快新技術融合進程。河南石化企業也在積極探索新技術應用,形成了一批典型示范。多氟多公司融合5G和數字孿生技術,通過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起內外部協同體系,實現采購、生產、能耗、設備、安全環保、物流全業務鏈協同;心連心公司圍繞農化服務,建設全國農化大數據平臺,鏈接土地、農戶、經銷商和農化技術服務單位,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服務。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行業信息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各類系統建設趨于完善,兩化深度融合效應逐漸顯現,智能制造工作由試點探索階段向全面深化應用方向轉變,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與石化全產業鏈快速融合,行業涌現出一大批智能制造典型企業。
2021年12月中旬,我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李壽生一行赴陜西榆林走訪,企業的智能生產控制、智能巡檢系統、柔性交接班及員工狀態檢測體驗等讓人耳目一新。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近年來創新實施了全廠蒸汽、循環水、甲醇合成碳氫比智能優化項目及甲醇制烯烴技術、氣化爐等裝置操作工藝優化改造,生產運行優化、經濟效益提升取得顯著成效。行業中還有許多這樣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做得很突出的企業。
取得成效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在行業智能制造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
一是核心技術缺失和創新不足。關鍵工業應用軟件和工業控制等核心技術,目前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性依然很強,極大地限制了行業智能制造的發展。
二是生產運營智能化能力較弱。在裝備領域,成套裝備的智能化水平不高,在運營方面,互聯感知能力偏弱,協同優化能力不足,智能決策能力欠缺。
三是行業基礎性工作相對滯后。行業智能制造應用標準建設滯后,企業智能制造規劃和建設能力不足,信息孤島現象仍然存在,新技術、新應用的推廣工作有待加強。
四是對智能制造的認識急需提高。企業在智能制造推進過程中存在認識誤區,將智能制造等同于技術應用,生產自動化等同于智能制造,同時智能制造投入與價值創造關系尚未理順。
五是復合型人才缺乏。與智能制造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尚未建立,產學研用體系存在脫節現象,大部分企業缺乏智能制造專業人才,制約行業智能制造發展。
二、行業“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十四五”是全行業智能制造深化應用的關鍵五年。總體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行業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企業初步實現智能化轉型,有條件、有基礎的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進展明顯,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取得新成果,逐步形成行業智能制造協同發展體系。“十四五”期間,重點突破10~15項行業智能制造重大關鍵技術,制(修)訂20項標準,遴選100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和50家智慧化工試點示范園區。
圍繞總體發展目標,重點做好八大任務:
一是推動行業重點領域智能化轉型。石油和化工細分行業眾多,選擇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為突破點,基于各細分行業特點和個性化需求,推動重點領域智能化轉型。油氣勘探開發行業重點圍繞智慧油氣勘探與生產、自動化無人化作業、降低開發成本、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等領域開展智能化應用;煉油化工行業持續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強化生產運行一體化協同,建設全流程模擬、工藝技術管理、生產全過程集成管控和優化一體化平臺,實現供應鏈管理智能化和生產運營一體化優化?,F代煤化工行業重點推動煤炭資源優選利用、生產運行一體化優化控制、降低能源消耗、供應鏈管理等智能技術應用;農用化學品行業重點圍繞精益生產、運營模式創新、質量管控、農化服務等領域開展工作;橡膠加工行業重點圍繞生產制造全過程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開展工作;化工新材料行業重點圍繞高精尖產品研發、柔性生產、產業鏈協同等領域開展工作。
二是加快行業智能制造核心技術攻關。圍繞油氣勘探開發、石油化工、現代煤化工、農用化學品、橡膠加工、化工新材料等細分領域,在經營管理、生產運營、設備健康、安全環保、供應鏈協同等核心業務環節,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應用,形成滿足行業重大應用需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開展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和智能裝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石油和化工行業融合應用研究,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組建聯合體率先開展新技術創新試點,推動5G+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在行業各細分領域的推廣應用,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三是促進中小企業智能化升級。針對化工中小企業智能制造基礎薄弱、資金投入少、專業人員缺乏和實施力量不足等突出問題,積極引導有條件的化工中小企業在核心領域進行數字化升級與改造,提升數字化運營能力。支持行業數字化服務商構建面向化工中小企業低成本、易應用的數字化服務平臺,推動企業上云,利用云平臺資源在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生產管理與過程控制優化、市場營銷等方面開展智能化應用?!笆奈濉逼陂g遴選300個化工中小企業智能制造優秀項目和數字化車間;重點培育5個化工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中小企業平臺應用率達到30%以上。
四是推動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大力推進5G、云計算、工業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化工園區現代化管理深度融合,推動智慧化工園區標準建設與實施,構建以互聯互通為基礎,大數據應用為核心的化工園區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園區信息資源和公共數據的互聯共享,實現安全生產、環境管理、應急管理、封閉化管理、能源管理、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的智能預警與分析評價,形成“安全可控、生態環保、智能運營、融合服務、創新發展”的智慧化工園區?!笆奈濉逼陂g新建50家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單位,30%省級以上化工園區實現智慧化管理與能力建設。
五是開展行業智能制造基礎性工作。大力推動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優先研制一批行業急需、影響力較大的智能制造國家/行業/團體標準。持續開展行業智能制造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結合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發展新趨勢,不斷完善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評估體系和評估方法,建立行業智能制造評估規范。構建適用于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特點的標準體系,開展標準宣貫與推廣應用??偨Y行業智能制造典型應用模式,形成一批行業智能制造優秀解決方案?!笆奈濉逼陂g完成500家行業企業智能制造評價和20項以上標準制(修)訂工作。
六是加大行業典型示范與推廣力度。面向石油和化工行業經營管理、生產運行、生產控制、安全環保、設備管理、質量管控、供應鏈協同優化等智能制造重點應用領域與關鍵環節,開展智能創新試點應用,選擇不同領域、不同規模、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樹立一批行業典型應用標桿和創新示范模式??偨Y典型應用經驗,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和機構組建聯盟或者聯合體,采用市場化運營的模式向行業輸出經驗和產品方案,推動新應用和新模式由示范向全行業推廣普及。
七是培育行業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圍繞行業智能制造業務需求,構建兩化融合業務發展圖譜,形成可參考、可復制的行業智能制造建設體系,建立覆蓋企業全流程、全業務領域的功能應用路線圖,著力解決行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智能制造建設缺少參照的問題。建設智能制造信息技術和基礎動態信息庫,開展供應商信用評級和產品方案定級評價工作,促進行業智能制造技術服務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組織實施行業智能制造優秀產品(平臺)和方案服務商培育行動,提升行業服務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行業智能制造人才培養體系,采用線上與線下、理論與實踐、技術與業務應用相結合的方式,培養一批滿足當前行業智能制造發展需求的專業性人才。
八是實施工業信息安全保障工程。加大工業控制網絡、工控產品以及工業互聯網應用研究,推進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工控系統軟件應用。支持國產化自主知識產權的網絡安全產品推廣應用,落實重要系統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推動行業數據資產分類分級管理,組織企業數據資產分類分級管理系統開發,激發工業數據資源要素潛力,促進工業數據匯聚共享,進一步提升數據治理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三、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行業智能制造主要工作
石化聯合會將聯合相關機構共同推動行業“十四五”智能制造專項規劃的組織實施,圍繞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建立行業智能制造協同推進體系。圍繞行業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發展需求,建立行業組織、企業、科研機構和信息技術服務單位等各方參與的智能制造協同體系,充分發揮各參與主體的優勢,在關鍵技術應用攻關、新技術應用試點、典型模式研究與開發、智能制造評級、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協同力度,形成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強行業智能制造基礎研究工作。推動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研制行業急需、影響力較大的智能制造國家/行業/團體標準。持續開展行業智能制造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提升智能制造發展水平??偨Y行業智能制造典型應用模式,形成智能制造優秀解決方案,為行業智能制造提供堅持發展基礎。
三是加大行業典型示范與推廣力度。遴選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和園區,打造標桿企業,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創新應用模式并向全行業推廣,引領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四是做好人才體系建設,培養更多行業智能制造復合型人才。在全行業全面開啟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建設的過程中,人才培養是最重要也是最急迫的事。下一步要加快構建行業智能制造人才培養體系和平臺,根據各細分行業和企業各層級不同需求,開發培訓教程,同時聯合有基礎的培訓機構和地方組織,共同建設培訓基地,全面推動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智能制造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以數字化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未來石化行業的必然選擇。藍圖已繪就,需要大家齊心協力,久久為功。相信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十四五”石化行業智能制造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發展,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