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1月2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相關工作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單立坡、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向暉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二級巡視員(副局級)張紅宇主持。
會上,徐曉蘭副部長介紹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的總體情況。主要內容如下:
徐曉蘭: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向各位新聞界朋友們一直以來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40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有23次涉及中小企業,部署加大對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紓困和培優兩手抓,推動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政策惠企力度加大。推動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和《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3份高規格政策文件,形成長短結合的“1+2”政策組合拳。我部作為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推動21個成員單位加強工作協同,積極推動省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協調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去年以來國家層面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20余個、各省(直轄市)出臺政策40多個,形成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合力。
二是服務助企精準發力。建設一批線上線下服務平臺,新培育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292家,打造國家中小企業政策信息互聯網發布平臺,不斷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首次在全國開展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直接服務企業900多萬家次。
三是環境活企成效顯著。深入開展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第三方評估,組織開展綜合督查,推動各地落實惠企政策。融資環境進一步改善,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7.3%。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出臺投訴處理暫行辦法,優化登記(投訴)平臺流程和功能,2021年平臺共受理拖欠投訴近1.8萬件。
過去一年,中小企業經受住了原材料價格高企、訂單不足、疫情汛情等復雜嚴峻形勢考驗,保持穩定恢復增長態勢。2021年1—11 月,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0.7%、28.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8%、17.1%,進一步體現了中小企業的韌性和活力。
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中小企業穩,宏觀經濟大盤才會穩。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從目前來看,規上中小企業去年表現亮眼,但規下中小企業,特別是服務業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我們去年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針對今年發展中的新困難、新問題,我們要更加精準出臺一系列政策,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著力推動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加大紓困幫扶力度。加強督查和評估,推動各地落實好現有惠企政策。強化中小企業運行監測,及時推動出臺中小企業新的針對性政策。健全融資促進體系,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繼續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為中小企業辦實事解難事。
二是強化優質企業培育。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業,財政再支持500家以上重點“小巨人”企業,進一步引導廣大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制定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特色產業集群。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
三是推動“一縱一橫”強鏈補鏈固鏈穩鏈。我們將縱向聯合各省,實施中小企業強鏈補鏈固鏈穩鏈行動,加強優質中小企業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支撐;橫向聯合領導小組21家成員單位,推動出臺更多面向服務業中小企業的普惠性支持政策,助力服務業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四是促進擴大內需。通過適度超前建設基礎設施,如5G、大數據中心等,推動“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落地實施,積極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進一步促進社會投資,以重大投資項目為牽引,為廣大中小企業創造出更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
做好中小企業工作意義重大,責任也重大。辦法總比困難多,新的一年,我們將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全力以赴做好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各項工作,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