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國資委發布《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到2025年,中央企業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積極進展;中央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5%,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5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比重不低于30%,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0年,中央企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重點行業企業能源利用效率接近世界一流企業先進水平,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綠色低碳產業規模與比重明顯提升,中央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大幅下降,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中央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整體達到峰值并實現穩中有降,有條件的中央企業力爭碳排放率先達峰。
到2060年,中央企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達到世界一流企業先進水平,形成綠色低碳核心競爭優勢,為國家順利實現碳中和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意見明確,中央企業要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優化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產能規模和布局,實施臺賬管理、動態監控、分類處置。嚴格執行煤電、石化、煤化工等產能控制政策。堅決關停不符合有關政策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
意見要求,全面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加快推進煤電、石化化工等工業行業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
意見強調,中央企業要嚴控傳統煤化工產能,穩妥有序發展現代煤化工,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積極發展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提升油氣田清潔高效開采能力,加快頁巖氣、煤層氣、致密油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規模化開發,鼓勵油氣企業利用自有建設用地發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建設分布式能源設施,在油氣田區域建設多能互補的區域供能系統。推動煉化企業轉型升級,嚴控煉油產能,有序推進減油增化,優化產品結構。鼓勵傳統加油站、加氣站建設油氣電氫一體化綜合交通能源服務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