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
文件號 | 制發日期 | 2021-12-17 |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等共十九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便于理解《規劃》內容,做好貫徹實施工作,現就相關問題解讀如下。
一、《規劃》編制背景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強調“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并對“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等作出明確要求。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新形勢下中小企業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多于挑戰,也承擔起更多新的使命,中小企業的韌性是我國經濟韌性的重要基礎,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中小企業具有舉足輕重、事關全局的重要作用。在科學分析研判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十四五”時期將努力構建中小企業“321”工作體系,圍繞“政策體系、服務體系、發展環境”三個領域,聚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加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兩個重點,緊盯“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一個目標,并將這一工作體系作為《規劃》的核心內容,成為“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十四五”時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等19個部門,聯合編制了《規劃》。
二、《規劃》主要考慮
規劃的總體考慮主要基于以下3點: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中小企業具有舉足輕重、事關全局的重要作用?!兑巹潯芬浴丁笆奈濉币巹澓?035年遠景目標》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將黨中央對“十四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中,將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融入到國家發展大局之中。
二是推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規劃》立足充分發揮有效市場作用,遵循市場經濟基本規律,引導各類資源向中小企業集聚;尊重中小企業市場主體地位,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內在的創造力,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注重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不斷完善公平競爭機制,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為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是緊扣時代主題。《規劃》牢牢把握中小企業面臨的政策機遇、市場機遇、環境機遇和創新機遇,找準“十四五”中小企業發展的根本方向、目標,明確主要任務,謀劃具體工作,將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構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等作為“十四五”中小企業工作重點,充分體現中小企業發展的時代特征。
三、《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包括發展背景、發展思路和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保障措施5個部分。
關于發展背景。一方面,對“十三五”時期中小企業發展成效從發展實力、創新能力、服務體系和發展環境4方面進行總結回顧,這是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對“十四五”時期中小企業面臨的發展形勢從機遇和挑戰兩方面進行分析。綜合判斷,“十四五”時期中小企業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小企業在新形勢下承擔起更多的重要使命。
關于發展思路和目標?!兑巹潯穲猿忠粤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中小企業促進法》,以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圍繞“政策體系、服務體系、發展環境”三個領域,聚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加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兩個重點,緊盯“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一個目標,構建“321”工作體系,支持中小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進一步增強中小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在此基礎上,《規劃》明確了4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創業興業,激發市場活力;二是堅持創新驅動,提升發展質量;三是堅持綠色集約,促進協同發展;四是堅持分類指導,提高服務效能。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5794”的工作思路,即5個發展目標、7項主要任務、9大重點工程、4項保障措施的工作思路。
5個發展目標:一是整體發展質量穩步提高;二是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顯著提升;三是經營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四是服務供給能力全面提升;五是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圍繞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提出了一系列定量目標,包括中小企業人均營業收入增長18%以上;規模以上小型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年均增長10%以上,專利申請數年均增長10%以上,有效發明專利數年均增長15%以上。同時,提出了推動形成一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十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2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和10個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的量化工作目標。
7個主要任務:《規劃》提出包括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健全政策支持體系、建立高效服務體系、完善公平競爭環境、提高融資可得性、加強合法權益保護、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7個主要任務。這些任務上承“十四五”發展目標,與“321”工作體系相呼應,是目標的細化和分解,內容上力求做到提綱挈領。下接關鍵工程,形成了“目標——任務——工程”由宏觀到具體的工作鏈條,構建了“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框架。
9項重點工程:作為完成主要任務的具體工作舉措,《規劃》在主要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重點、細化要求,提出9項重點工程。其中,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工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與專業化水平提升工程是為了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的要求;中小企業數字化促進工程、中小企業綠色發展促進工程、中小企業質量品牌提升工程是從企業內部著眼,旨在提升中小企業自身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小企業服務機構能力提升工程、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工程、中小企業合法權益維護工程是從企業外部入手,著眼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中小企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改善企業發展環境;中小企業國際化促進工程主要是推動中小企業更好適應和參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強對外貿易與合作,在國際市場砥礪成長。
4項保障措施:為推動有效實施,《規劃》明確了4項保障措施,由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政策協同和評估督導、加強運行監測和政策研究、營造良好輿論環境4部分組成,這是落實好“十四五”規劃的基礎和保證。
四、《規劃》主要特點
一是將“321工作體系”貫穿始終?!兑巹潯穱@構建中小企業‘321’工作體系,將其貫穿始終,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各地、各部門將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聚焦到這一工作體系中來,形成今后五年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二是以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為重點,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兑巹潯穼撔潞途G色作為今后五年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的兩個基本原則,堅持創新驅動,將“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作為總目標,推動完善中小企業創新服務體系,營造鼓勵和保護創新的外部環境,激發企業創新內生動力;堅持綠色集約,將中小企業綠色發展作為一項重點工程來抓,推動中小企業綠色化改造,發展循環經濟,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為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推動構建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兑巹潯吩谂嘤龎汛笫袌鲋黧w,推動健全減稅降費等普惠性支持政策的基礎上,提出構建優質中小企業評價體系,建立從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到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通過政策引導,推動要素資源向優質中小企業集聚,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
四是首次以多部門聯發形成工作合力?!兑巹潯肥状我远嗖块T聯發的形式發布,既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在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下,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的體制機制日益健全。在《規劃》引領下,各部門將共同努力、協同推進,促進“十四五”時期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