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烷裂解制乙烯項目在國內落地, 原油蒸汽裂解技術成功實現工業化應用。
民營企業華泰盛富攜手衛星化學進入聚乙烯行列。龍油化工、海益精細、金能科技、古雷石化成為聚烯烴行列新秀。
2021年國內兩套純乙烷裂解制乙烯項目落地,直接幫助獨山子石化、蘭州石化聚乙烯產能大幅提升,產能規模躍居國內前兩位。浙江石化30萬噸/年高壓裝置即將投產,很大可能投奔到EVA行列,對LDPE排產可能并不會很多。中海油殼牌三期乙烯項目,應該還會增加聚乙烯產能規模。埃克森美孚惠州、北方華錦擴建、廣東石化、裕龍石化、廣西石化、洛陽石化、中科煉化、寶豐能源、塔河煉化等項目相繼投產后,相信聚乙烯杠把子企業將會有座椅輪換變化發生。
截止目前,中國石化建成投產44套聚乙烯裝置,合計規模達到902萬噸/年;中國石油建成投產31套聚乙烯裝置,合計規模達到660萬噸/年,占比全國24.9%。
國內聚乙烯生產能力 top10
東華能源寧波大榭基地又投產了2套聚丙烯,茂名一期項目開始建設。中景石化在建120萬噸/年聚丙烯,寶豐能源的寧東和鄂爾多斯項目、金發科技寧波項目、開金能源、圓錦新材料、巨正源、裕龍石化等民營巨頭,都將擁有大體量的聚丙烯項目規模。廣東石化、北方華錦、埃克森美孚惠州,聚丙烯行列的競爭想想都覺得有難度。
截止目前,中國石化建成投產運營50套聚丙烯裝置,合計規模達到930萬噸/年;中國石油建成投產27套聚丙烯裝置,合計規模達到454萬噸/年。
國內聚丙烯生產能力 top10
碳達峰碳中和、禁塑令,聚烯烴產業發展軌跡正被最大程度的改寫中,所有聚烯烴人都在面臨一個全新的產業環境和許多未知的機遇。聚烯烴行業正逐漸走出兩桶油左右天下的局面,更有活力的民營企業沖殺進來。原料來源不同、選用工藝不同、核心關鍵設備不一樣、配套下游產品不一樣、企業的管理水平不一樣、企業的運營模式不一樣、企業的戰略思路不一樣,企業的盈利能力不一樣!企業的競爭實力不一樣!
聚烯烴行業十大動向
一、中石化“油+煤”布局,引領國內中高端聚烯烴產品開發
上海石化、燕山石化、茂名石化、廣州石化、天津石化、齊魯石化、揚子石化、鎮海煉化、上海賽科、中原石化、洛陽石化、中韓石化等一直以來都是聚烯烴新品開發的標桿性龍頭企業。北化院對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特種薄膜、抗菌材料、醫用材料、滾塑材料等一直處于研發前沿。
二、中石油“油+乙烷”布局,茂金屬催化劑及產品開發加速
長慶石化乙烷裂解制乙烯項目將是國內首套純乙烷進料的裂解項目。獨山子石化塔里木乙烷裂解制乙烯項目緊隨其后投產,兩個項目原料乙烷自給自足,來源于中石油的油氣資源,成功避免被進口乙烷可能卡脖子的風險。獨山子石化、蘭州石化、撫順石化、大慶石化、大慶煉化等一直是中石油聚烯烴的龍頭標桿企業。近年石化院對茂金屬催化劑及茂金屬產品研發一直不竭余力。
三、萬華化學化工行業絕對龍頭,聚烯烴的絕對黑馬
萬華化學自帶技術創新的基因,POE彈性體中試完成,茂金屬聚烯烴等高端聚烯烴產品發力中,研發自有技術。同時煙臺有計劃建設大乙烯二期項目。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起步于1978年,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萬華化學以技術創新為第一核心競爭力,擁有極具競爭力的MDI制造技術和產業鏈完整的ADI制造技術以及C2/C3/C4完整石化產業鏈。業務聚焦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三大產業平臺,相關產品廣泛應用于生活家居、運動休閑、汽車交通、建筑工業和電子電氣等涉及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司在煙臺、寧波、四川、福建、匈牙利擁有生產基地,打造高端化、數字化、一體化的綠色生態化工園區。在海內外擁有煙臺、北京、寧波、福建、四川、北美、歐洲等研發中心,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工程化開發、工藝流程優化到產品應用研發的創新型研發體系。并成功組建了“國家聚氨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聚合物表面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鞥15個國家級實驗室、工作站及行業創新平臺。
四、恒力石化民營煉化龍頭
恒力石化的產業鏈布局和經濟實力都堪稱一流。
恒力集團始建于1994年,集團現擁有全球產能最大的PTA工廠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纖維生產基地和織造企業之一,建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競爭力和產品品牌價值均列國際行業前列。
恒力集團堅持全產業鏈發展,打造“原油-芳烴、乙烯-精對苯二甲酸(PTA)、乙二醇-聚酯(PET)-民用絲及工業絲、工程塑料、薄膜-紡織”的完整產業鏈。在煉油板塊,恒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是列入國務院文件的第一個重大民營煉化項目,也是新一輪東北振興的戰略項目。
恒力石化在“油”、“煤”、“生物降解”三個方面在全國多地大舉布局,正在形成新的企業核心競爭力。
五、浙江石化混合所有制示范項目 中國版“墨西哥灣”
二期項目建成后,浙江石化將擁有420萬噸/年乙烯生產規模,將成為中國乙烯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未來寧波地區的聚烯烴產能亦將問鼎全國。舟山面對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在倉儲物流方面享勁最大便利。同時,浙江是全國塑料制品最大生產省份,浙江石化項目坐擁龐大的消費市場。無疑,寧波是未來國內聚烯烴的新高地。
六、寶豐能源聚烯烴成本最低 啟動中高端產品研發
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地處國家級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區,形成了“煤、焦、氣、化、油、電"多聯產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了煤炭資源由燃料向化工原料的轉變及清潔、高效利用,是典型的煤基多聯產循環經濟示范企業。
寶豐能源布局光伏產業,擬斥資10億元布局光伏制氫。近日宣布,力爭2040年實現碳中和,企業開啟新的戰略征程。寶豐能源聚烯烴成本低于4000元/噸,成為國內聚烯烴低生產成本的標桿企業。自2020年開始,寶豐能源著力聚烯烴新產品研發生產,聚烯烴產品結構升級開始。
七、東華能源投資“寧波+茂名”,打造最大規模聚丙烯
東華能源現擁有聚丙烯160萬噸/年。2020年3月,總投資400億元的茂名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正式打樁動工,茂名項目一期第一階段任務將在2022年6月中旬完成,預計二期項目在2022年開工建設,于2024年建成。東華能源正在開拓一條以綠色化工為基礎,發展新材料和氫能源產業的產業鏈,以發展丙烷—丙烯—聚丙烯產業鏈為主線,打造世界級聚丙烯生產基地。未來聚丙烯生產規模計劃超過中石油。2020年以來,東華能源主打纖維料產品,其他新產品牌號正積極研發試產。
八、榆能化引領煤基聚烯烴產品向中高端升級
榆能化一直堅持聚烯產品的生產和研發,具備勇于創新的開拓精神,每年新增聚新品平均5-8個,其聚烯烴產品的新品和專用料比例不斷升級,成為國內煤基聚烯烴新品開發龍頭企業。管材料、透明料成為企業王牌產品系列。
九、新塑化工執著于茂金屬催化劑
淄博新塑化工總資產5億元,生產5個系列聚烯烴催化劑,年產能力接近2000噸,適合氣相和淤漿聚合工藝,生產聚烯烴樹脂。依托聚乙烯催化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塑化工與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天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SABIC(歐洲)等國內外多家科研機構合作,致力于新產品研發和產品品質持續提升,擁有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科技創新成果10項,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2項,是高新技術企業。自主研發的茂金屬聚乙烯催化劑填補國內空白,生產的全密度茂金屬樹脂可完全替代進口。
十、大橡塑實現35萬噸/年擠壓造粒設備國產化
大型擠壓造粒機組是大型乙烯裝置后處理的關鍵設備。大橡塑實現國產35萬噸/年聚烯烴擠壓造粒機組,填補國內空白。2021年大連橡膠塑料機械有限公司成功與國內某大型石化企業簽訂30萬噸/年聚丙烯同向雙螺桿混煉擠壓造粒機組研制合同。
“拉伸流變應用技術”是節能高效擠壓(混煉)系統的創新,該項目是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課題。大連橡膠塑料機械有限公司與華南理工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利用公司試驗中心積極參與承擔部分項目課題和試驗,并獲得該技術在“大型擠壓造粒機組、密煉機”等產品上的獨家使用權利。在項目獲得階段成果后,大橡塑積極利用大慶石化7萬噸/年PE連續混煉擠壓造粒機組進行工程試驗驗證,此次拉伸流變技術應用,驗證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拉伸流變螺桿研發成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