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廢塑料化學回收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針對此,業內人士整理分析國內外科研和商業發展成果后指出,保守估計化學回收的潛在市場規模在萬億級別,預計2030年化學回收將占全球廢塑料處置市場的17%。中國或將成為全球廢塑料回收最大市場。有市場人士表示,化學回收將是環衛固廢和石化行業在碳中和時代的“第二增長曲線”。
潛在市場規模龐大
以中國為例,中國廢塑料增量而言,住建部、塑料協會、中國工程院等相關機構數據顯示,人均生活垃圾每日清運量平均水平為1.1千克左右,其中塑料垃圾質量占比為12.1%,由此,中國2021年新增塑料垃圾總量可能會達到7000萬噸左右,其中約50%左右可以通過化學回收處置。存量而言,據統計,中國塑料制品產量累計超過12億噸,其中90%以上可能最終變成垃圾。中國僅生活垃圾源的填埋場塑料垃圾體量可能在4億噸以上。由于質量太差,無法物理回收,焚燒處理既污染環境又浪費資源,再加上工業、農業、醫療、危廢垃圾源的廢塑料,我國垃圾填埋場陳腐垃圾中的廢塑料可能超過4.5億噸,化學回收是未來關鍵的處理技術。
據統計,中國人均垃圾產生量基本處于全球平均水平。按照人口數量計算,全球廢塑料體量大約為中國的5倍,即全球每年新增塑料垃圾4億噸左右,其中約2億噸可通過化學回收處理。垃圾填埋場陳腐垃圾中的廢塑料約有23億噸,或只能通過化學回收處理。
業內人士表示,根據實際生產經驗,以主流的液化工藝為例,新鮮垃圾的化學回收轉化率約為75%,填埋場陳腐垃圾中廢塑料的化學回收轉化率約為60%。科茂化學回收研究院根據近年來化學品價格估算,在不考慮環保溢價的前提下,新鮮塑料垃圾的化學回收市場規模在千億級別,存量塑料垃圾的市場規模在萬億級別。
產業鏈聯動已開始
根據麥肯錫公司研究報告,2016年全球產生的塑料垃圾,40%被填埋,25%被焚燒,19%被遺棄到環境中,僅有16%被回收。在這16%被回收的塑料垃圾中,物理回收占比12%,化學回收占比不足1%。
隨著全球廢塑料回收再生技術提升和產能增加,預計到2030年,廢塑料回收率有希望達到50%,其中物理回收占比22%,近乎翻倍,化學回收占比17%,增長空間巨大。科茂化學回收研究院認為,化學回收占比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包括:剛性需求增長、100%原生塑料稅收增加、消費者環保偏好增強,使化學回收消費后回收塑料(Post-Consumer Resin,PCR)需求增加;技術水平提升、相關政策鼓勵、未來預期看好,使化學回收PCR塑料潛在供給能力增加。
作為化學回收市場發展的重要節點,2018年,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啟動“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化工、包裝和品牌巨頭陸續做出承諾,使塑料循環經濟從可做可不做的理念變成了企業可持續部門和產品部門的績效指標。
建立和擴充PCR塑料產能和產業鏈,成為近幾年化工巨頭的重要戰略。以利安德巴賽爾、SABIC、BASF、殼牌、陶氏、埃克森美孚等化工巨頭為主要成員的40多家跨國企業建立“終結塑料廢棄物聯盟(AEPW)”,承諾投入15億美元,幫助終結環境中的塑料垃圾,同時承諾為客戶提供PCR塑料。
然而,化工企業較少有化學回收技術和項目的儲備,為在可持續轉型時期穩定服務已有客戶,開拓可持續樹脂新市場,化工企業正在積極投資或整合PCR塑料的技術和項目。此外,品牌和包裝企業為完成其全球承諾,同時以合理價格獲得PCR塑料產能,也在積極投資或與化學回收企業合作。
全球最大市場或在中國
科茂化學回收研究院認為,中國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中國14億人口,大城市多,人口密集度高,擁有全球最大的塑料垃圾體量和集中度;二是隨著中國垃圾分類、無廢城市、循環經濟、越來越明確的垃圾資源化目標等施行,過去不被分離出來的塑料垃圾逐漸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從垃圾中分離出來;三是如果塑料垃圾被大量分離出來,因其混合性和受污染,化學回收將成為塑料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繞不開的解決方案;四是中國的化學回收企業已經過10余年技術積累,擁有世界前沿的技術,雖然短期內仍受政策不完善的限制,但具備大規模、快速發展的基礎。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多國推進實施相關政策,開始支持垃圾分類、資源化以及塑料污染治理推進,廢塑料化學回收市場前景光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