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20日,由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學科委員會、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聯合主辦,配位化學全國重點實驗室、結構化學全國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化學會第九屆全國結構化學學術會議在江蘇省南京市國際青年會議酒店順利召開。
本次會議以“新結構、新化學——新時代的結構化學”為主題。來自國內外100余所高校院所的1500余名結構化學領域的專家學者、青年學子和企業代表注冊參會。通過大會報告、主題報告、邀請報告、研究生論壇和墻報展講等形式多樣的成果交流方式,全方位展示了近年來結構化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能源、環境、催化、生命等應用交叉領域的發展動態,探討了結構化學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面臨的機遇與使命,描繪了學科發展的新圖景。
會議開幕式由配位化學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段春迎教授主持。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鄭蘭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洪茂椿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馮守華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陳小明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施劍林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卜顯和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卿鳳翎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熊仁根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郭子建教授和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學科委員會主任、南京大學左景林教授。鄭海榮副校長、大會主席洪茂椿院士和左景林教授為開幕式致辭。
鄭海榮副校長在致辭中代表南京大學向與會的專家和青年學者致以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南京大學辦學和科研事業發展的中國化學會、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和與會單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基礎研究決定著國家創新體系的深度和厚度,在實現科技現代化中具有戰略性作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推動基礎研究實現高質量發展。南京大學始終將化學學科作為立校之本、強校之基。近年來,南大化學化工學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研究成果,培養了大批卓越人才,為國家科教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今天會議的順利召開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希望各位專家學者能夠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南大事業發展,為南大化學學科建設傳經送寶,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新的智慧力量。最后他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洪茂椿院士代表大會組委會向來自全國各地的結構化學同仁表示最熱烈的歡迎。他指出,結構化學是揭示物質本源的重要手段,更是創造新物質的關鍵工具。洪院士回顧了結構化學的發展歷程,表示老一輩科學家前赴后繼、敢為人先的精神是我們譜寫科技自立自強新篇章的燈塔。參加本次會議的既有深耕結構化學領域數十載的學術大家,也有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大家將聚焦能源、 環境、催化、生命研究中的結構化學問題開展學術討論,必將為結構化學的交叉創新架起橋梁。最后他向東道主南京大學和配位化學全國重點實驗室的精心籌備和辛苦組織致以謝意,并寄望此次會議“成果豐碩、友誼長存”,為結構化學在新時代的跨越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左景林教授代表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學科委員會熱烈祝賀本次會議順利召開,并向長期關心支持我國結構化學事業發展的各界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謝。他表示,全國結構化學會議是我國化學領域中一項重要且具有深遠影響的系列學術會議。自1963年起,中國化學會已成功舉辦八屆全國結構化學會議,極大推動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研究發展與技術進步。正是眾多前輩科學家的接續奮斗和廣大同仁的共同努力,結構化學系列會議才能持續傳承并發揚光大。本次會議參會者群英薈萃,學科交叉融合深入,前沿領域亮點紛呈,將充分展現我國結構化學研究的最新進展。最后,他衷心感謝各位參會代表對中國化學會無機學科委員會的大力支持,并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開幕式后,四位專家學者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內容覆蓋了結構化學領域的多個前沿研究方向。
卿鳳翎院士的報告主題為“鎳介導的氟烷基化反應”,介紹了結構化學在鎳介導的氟烷基化反應機理認識中的應用。
熊仁根院士的報告主題為“鐵電化學”,介紹了其團隊在鐵電材料的高效化學設計和應用方面取得的系列創新成果。
中科院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曹榮教授的報告主題為“多孔框架材料的結構設計和功能研究”,介紹了功能導向多孔框架材料的設計合成、宏量制備和新物質形態的發現。
清華大學王訓教授的報告主題為“亞納米尺度材料化學”,介紹了其團隊在亞納米尺度構效關系研究中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為物質科學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大會報告后,會議進入分會報告議程。本次會議設立了結構化學原理與方法、團簇結構化學、超分子結構化學、生物功能分子結構化學、框架與網格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納米材料的結構與性能、光電功能材料的結構化學、能源與環境催化材料的結構化學和結構化學前沿交叉領域等九個分會,AI for Structure Chemistry、Angewandte Advances高峰論壇、女科學家論壇和青年科學家論壇等四個前沿熱點論壇。來自國內外的結構化學領域專家學者作主題報告和邀請報告789個,分享了各自研究領域上的最新進展。
本次會議還開設了研究生論壇和墻報展講。45位研究生作口頭報告,103名老師和研究生進行墻報展示。大會學術委員會組織了資深專家進行現場指導,評選出優秀口頭報告獎10名和優秀墻報獎10名。研究生論壇和墻報展講為青年研究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平臺,也為結構化學研究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會閉幕式上,四位專家學者作大會報告:香港浸會大學的蔡宗葦教授作主題為“新污染物的環境質譜分析”報告;清華大學的李雋教授作主題為“稀土理論化學的進展與展望”報告;北京科技大學的邢獻然教授作主題為“固體局域結構與物性”報告;南京大學的左景林教授作主題為“金屬配合物氮氣活化轉化研究”報告。
段春迎教授為閉幕式致辭。他表示,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有助于推動結構化學領域學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增強凝聚力,為我國結構化學的發展注入新動力。頒發研究生論壇優秀口頭報告獎和優秀墻報獎后,會議圓滿閉幕。
此外,本次會議得到了速智通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布魯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微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威格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安秀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等23家企業的贊助支持,會議期間展出的儀器設備吸引了廣大參會代表駐足咨詢。
從大會報告的高屋建瓴,到主題報告的前沿引領;從邀請報告的創新突破,到研究生論壇的青春思辨;從墻報展講的細節推敲,到茶歇時分的靈感交流,本次會議既是對結構化學領域最新成果的全面檢閱,也是思想碰撞、跨界融合的學術盛宴,更是學科未來新圖景的孵化器。會議極大推動了結構化學中的關鍵科學問題的深度凝練,激勵了廣大青年學者在思維激蕩中孕育創新的火種,促進了產學研界合作橋梁的架起。當金陵的晚風拂過會場,與會學者們帶著新思路、新合作的期許踏上歸程。結構化學領域的研究,也必將以更生動的姿態,邁向新的高度,書寫新時代的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