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組裝,是指單個構筑基元通過非共價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結構材料的過程。自組裝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對理解生命活動、指導材料設計及推動新材料衍生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自組裝在高強度材料領域已經取得了進展,但在納米尺度上對纖維成分和微觀結構的精確組裝與控制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針對上述問題,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陳蘇教授團隊與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肖繼軍教授合作,采用微流控紡絲誘導組裝的方法(微流體紡絲機由南京捷納思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通過氧化石墨烯(GO)、羥基功能化的氮化硼納米片(OH?BNNS)和熱塑性聚氨酯(TPU)紡絲溶液在微通道限域空間內的自組裝,再由高壓電場拉伸成絲,從而得到高強度OH?BNNS/GO/TPU復合納米纖維膜,OH?BNNS/GO/TPU納米纖維膜的拉伸強度達到46.47 MPa, 比純TPU納米纖維膜提高了近七倍。通過微流控紡絲誘導組裝,二維納米片與熱塑性聚氨酯之間存在多重非共價相互作用導致OH?BNNS/GO/TPU納米纖維膜的機械強度顯著提高。這種具有物理和化學作用相結合的新型紡絲技術-微流控靜電紡絲為構筑高強度的功能納米纖維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此外,GO和OH?BNNS增強了納米纖維膜的穩定性和全光譜吸收率,同時引入了豐富的多級孔道結構,增強了纖維膜的水傳輸行為。實驗表明,3D花狀OH?BNNS/GO/TPU納米纖維膜的花瓣,具有的巨大深度和獨特的形狀可提供多次內部光反射行為,水蒸發速率高達4.04 kg m-2 h-1。該研究成果以“Microfluidic-assisted self-assembly of two-dimensional nanosheets toward in situ generation of robust nanofiber films”(DOI: 10.1002/smll.202301310)為題發表在期刊Small上。南京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周靚靚為第一作者,南京理工大學肖繼軍教授,南京工業大學楊曉寧教授、陳蘇教授為通訊作者。
該課題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