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響應性有機長余輝材料,由于其自身結構和功能在外部環境的刺激作用下可以動態地轉變或調節,從而實現對外部環境做出恰如其分的響應,展現出動態可調的光電性質,使其在邏輯運算與數據存儲、光編碼與分子開關、防偽紙與安全墨水等領域受到了廣泛的研究關注。然而,目前刺激響應性有機長余輝通常只能在小分子晶體和和主客體摻雜的多組分體系中實現,如何構建具有刺激響應特性的單一組份聚合物長余輝材料仍然是一個難題。
近日,南郵黃維院士團隊陳潤鋒教授和陶冶教授課題組在刺激響應聚合物長余輝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他們提出了一種簡單而有效的自摻雜策略:通過利用客體敏化和熱處理基質鋼化實現三線態激子的高效產生和穩定,在連續的紫外光照射下,聚合物內部的氧氣被消耗,進一步抑制了氧氣引起的三線態激子湮滅,從而成功地構建了一系列單一組份的光活化聚合物長余輝材料。通過將主體乙烯基吡啶與具有較高系間竄越速率的客體分子進行自由基共聚制備此類光活化長余輝聚合物。共聚物中的聚乙烯基吡啶不僅可以作為主體敏化客體的三線態激子,而且在熱處理后由于聚合物鋼化作用可以有效地實現三線態激子的穩定,從而獲得性能較為優異的單組份刺激響應聚合物長余輝。在連續的紫外光照射下,余輝發光壽命從原來的0.34提升到了867.4 ms,發光強度提升了~5.9倍。
由于此類材料獨特的光活化特性,作者探索了其在無油墨光打印,脈寬指示器以及“激發時間”依賴的莫爾斯碼等領域的應用。
相關研究結果以“Achieving Stimuli-Responsive Amorphous Organic Afterglow in Single-Component Copolymer through Self-Doping”為題,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DOI:10.1021/jacs.2c13632)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李歡歡副教授及碩士生薛旭東和曹楊同學,共同通訊作者為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陶冶教授、陳潤鋒教授和黃維院士。該項研究成果同時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特聘教授計劃、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南京郵電大學“華禮人才計劃”等基金項目的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