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郵電大學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辛顥教授團隊在銅鋅錫硫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電池效率創造了銅鋅錫硫電池新的世界紀錄。相關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能源》上發表?!蹲匀?能源》實名審稿人(Edgardo Saucedo)埃德加多?索塞多曾在發給團隊的郵件中表示,這一研究成果有望使這一綠色低成本光伏材料“起死回生”。
據悉,銅鋅錫硫電池屬于無機化合物薄膜太陽能電池,與第一代太陽能電池(晶硅太陽能電池)相比,有著用料少、對純度要求低、理論效率高等優勢,與第二代太陽能電池(銅銦鎵硒和碲化鉻薄膜太陽能電池)相比,其組成元素在地球上有著豐富的儲存量且無毒,因此是綠色低成本光伏材料。
然而,自2013年以來,銅鋅錫硫太陽能電池記錄轉換效率長期停滯在12.6%,遠低于第二代太陽能電池銅銦鎵硒電池的23.35%。研究發現,限制銅鋅錫硫太陽能電池性能的關鍵問題之一是異質結界面復合引起的巨大開路電壓損失,且目前對異質結界面缺陷的形成機制還不清楚。
此次辛顥教授團隊正是通過低溫熱處理實現了外延異質結界面,顯著減低了異質界面復合,提高了電池開路電壓和填充因子,電池效率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達到13.0%,突破了銅鋅錫硫電池異質結界面復合這一行業瓶頸。“換言之,如果將太陽能電池比作拼圖的話,在拼圖上的異質結附近出現位置錯誤,通過低溫熱處理讓它們重新回到了正確的位置,實現了拼圖更為完美地呈現。”辛顥解釋說明。
此外,研究團隊還通過系統研究銅鋅錫硫電池異質結界面的構建過程,首次揭示了銅鋅錫硫薄膜太陽能電池異質結界面的構建過程及缺陷形成的內在機制,揭示了銅鋅錫硫與銅銦鎵硒具有完全不同的異質結界面的化學根源。研究結果為該類電池效率的進一步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與策略,目前產學研合作正在推進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