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以“Molecular Self-Assembly Regulated Dopant-Free Hole Transport Materials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n-i-p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nd Scalable Modules”為題,在線報道了蘇州大學李耀文教授通過精準設計分子骨架,借助分子組裝策略,開發了具有優異電荷傳輸特性的非摻雜有機空穴傳輸材料,在制備高效、穩定、大面積組件n-i-p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2210613)。
近年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ero-SCs)發展迅猛,其認證效率已經突破25.7%。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均基于n-i-p結構,且使用4-叔丁基吡啶(tBP)和雙(三氟甲烷)磺酰亞胺鋰(Li-TFSI)-摻雜的2,2′,7,7′-四(N,N-二-對甲氧基苯基胺)9,9′-螺二芴(Spiro-OMeTAD)作為空穴傳輸層(HTL)。盡管Li-TFSI和tBP摻雜劑可以明顯提高HTL的導電性,但Li-TFSI的吸濕性和tBP揮發性均易導致HTL薄膜惡化,嚴重影響器件穩定性。為解決這一問題,蘇州大學李耀文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種分子組裝調控策略,通過從原子到分子水平精準設計并合成了高性能的線性有機小分子空穴傳輸材料BDT-DPA-F。該分子通過強電負性F原子修飾可增強分子內電荷離域,構建C-H···F氫鍵和F···S偶極-偶極相互作用;端基甲氧基二苯胺可以有效改善分子共平面性,進一步加強分子內電荷離域,提升π-π堆積效應。利用上述分子間弱鍵相互作用自發組裝形成具有纖維網絡形貌的薄膜,能顯著提升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增強結晶度,提高空穴遷移率以及降低無序能。以BDT-DPA-F薄膜作為n-i-p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空穴傳輸層,在不進行任何摻雜條件下,小面積(0.062 cm2)器件實現了23.12%的紀錄效率(認證效率:22.48%),且當活性層有效面積擴大約250倍后,大面積組件(15.64 cm2)仍能保持20.17%的效率,獲得了基于非Spiro-OMeTAD HTL的pero-SC組件效率的最高值,該材料展現了優異的弱尺寸依賴效應。更重要的是,電池同時具有優越的工作和熱穩定性:在最大功率點下持續工作1200 h后,保持初始PCE的82.6%;85oC下熱老化1200 h后,保持80.3%。上述結果均表明,通過分子組裝策略是開發具有優越電荷傳輸特性的非摻雜有機空穴傳輸材料的有效途徑,同時,這類材料也為促進高效、穩定和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