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南化公司動力部綜合污水處理崗位上,已不見往日操作人員頻繁往返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中控室大屏上實時跳動的數據。“AI+曝氣”智能改造項目自7月31日正式投用以來,已連續穩定運行一個多月,污水處理裝置的污泥沉降比穩定在30%至40%最優區間,出水COD(化學需氧量)持續達標。
“以前每到生產高峰期,污水處理裝置的曝氣調節(調節向氧池內吹入氧氣的量)是我們最費神的事。”站在中控室的顯示屏前,動力部綜合處理運行技師陳剛說,“得安排兩個人操作,一人在中控室緊盯著4臺溶解氧儀表的數值變化,一旦發現數據波動,就立刻通知現場;另一人要背著工具包,在3米多高的污水池操作平臺上來回跑,手動調節曝氣閥門。遇上雨天或夜間,平臺濕滑不說,還擔心儀表信號延遲導致調節不及時。有時候忙活半天,會出現曝氣不均勻的問題,既浪費電,又得額外投加藥劑穩定污泥生成的環境。”
此次“AI+曝氣”智能改造項目上線,是在集團公司內首次應用。依托精準的AI算法,能實時采集氧池的溶解氧信號,結合進水流量、水質濃度等動態數據,自動計算每臺風機的最優曝氣量,再通過遠程控制模塊調節閥門開度,徹底改變了“人工監控+現場調節”的傳統模式。“系統投用后,空氣懸浮風機的風量降低了17%,每個月的電費能省7000多元;更關鍵的是,精準控制溶解氧后,光藥劑投用成本一年就能節約15萬元。”陳剛指著屏幕上的趨勢曲線說。
該項目的投用為南化公司污水處理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下一步,南化公司將把該項目作為數字化轉型的示范案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體系;圍繞國家最新環保政策要求,持續優化AI算法,推動智能系統向污水處理全流程延伸應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