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亞金融投資株式會社研究員Yoon Jae-seong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曉星先進材料正在全力加速碳纖維擴產的計劃。
根據新的規劃,曉星將實現1.4萬噸/年碳纖維產能的目標從2025年提前至2024年,將于2023年二季度、2024年一季度和2024年二季度分別實現9千噸/年、1.15萬噸/年和1.4萬噸/年的階段性目標。
“到2025年,曉星有望實現碳纖維總產能1.65萬噸/年。” Yoon Jae-seong解釋說,“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大量的在手訂單足以保證新增產能的銷路。”
中國光伏產業提升碳纖維利潤增速
Yoon Jae-seong介紹說,除高壓儲氫/儲氣容器領域多年的穩健增長外,作為陶瓷的替代材料,曉星碳纖維也越來越多地用于光伏產業用多晶硅鑄錠爐的生產。
數據顯示,中國的多晶硅產能已于2022年達到85萬噸/年,并將于2023年達到134萬噸/年,2024年突破191萬噸/年。碳纖維在中國光伏產業的滲透率正在快速提升。
Yoon Jae-seong補充道:“就光伏產業鏈而言,多晶硅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但碳纖維企業的競爭度相對較低,因而利潤水平更有保障。與2022年相比,碳纖維的營業利潤有望提升2倍,利潤占比將從2022年的8%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18%。”
T1000級碳纖維更具競爭力
“根據國家的長期戰略規劃,碳纖維在航天和國防領域也具備較大的應用前景。”Yoon Jae-seong預測,“得以進入該市場的T1000級碳纖維,其售價至少是通用級碳纖維的10倍。”
“當前,具備T1000級碳纖維生產能力的企業鳳毛麟角,這使得曉星先進材料在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
“面對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以及公司擴大市場份額的愿景,韓國曉星超額完成2028年2.4萬噸碳纖維產能原定目標并非沒有可能。”
“十年8.2億美元”戰略計劃
2019年,曉星公布了“十年8.2億美元”的戰略規劃,根據公司計劃,將于2028年之前新建9條碳纖維生產線,總產能達到2.4萬噸/年,屆時成為全球第3大碳纖維生產企業,占據全球10%的市場份額。該計劃將耗資1萬億韓元,約合8.25億美元。
2021年,曉星宣布將投資758億韓元,在韓國全羅北道全州的工廠擴建碳纖維生產線。到2022年7月竣工投產時,公司的碳纖維年產能將達到6500噸/年。
2022年3月,曉星先進材料宣布投資3850萬美元在全州基地新建第四條PAN基碳纖維生產線,新增產能2500噸/年。新生產線預計將于2023年4月建成投產,屆時將使公司的碳纖維總產能達到每年9000噸。
曉星集團計劃到2028年斥資1萬億韓元(約52.5億元)將曉星的碳纖維年產規模擴大至2.4萬噸/年。擴建完成后,該公司將成為全球第三大廠商,全球市場份額有望達10%。
2022年11月,在徐州第二十五屆投資洽談會綜合投資推介會上,曉星集團在新沂市投資的碳纖維新材料項目簽約。投資6億美元的韓國曉星碳纖維是徐州近年來單體投資最大的外資項目。項目計劃建設24600噸/年碳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