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了中信建投證券和銀河基金的調研,公司副總經理王國平、董事會秘書王露、證券部唐志軍參與接待,并回答了相關問題。
問題1:面對今年農藥行業下行周期的嚴峻形勢,公司將如何應對?
答:針對2022年下半年以來主要農藥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和全球主要農藥市場前期處于高價“超買”狀態導致的渠道庫存消化緩慢的嚴峻形勢,公司堅持聚焦主業、堅定信心,立足發揮創業34年形成的生物化學技術、產品產業鏈和數字化等疊加優勢,堅定實施“保增長,促轉型,強后勁”策略,具體為:
(1)做優現有產品矩陣優勢:發揮紅太陽全球領先、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吡啶堿全產業鏈優勢,重點開展敵草快二氯鹽、敵草快二溴鹽、2,3-二氯吡啶、百草枯、3-甲基吡啶等明星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2)做好新項目增量優勢:加快氯蟲苯甲酰胺、L-草銨膦等第五代新綠色農藥產業鏈產品建設,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紅太陽新價值供應鏈體系。
(3)做實市場創新和成本管控:強化創新引領、資源整合、與強共舞等綜合施策,加快產品國內外登記和市場建設,主動出擊搶抓訂單、拓展市場、開發新客戶。同時,加強運維驅動和管理創新高度,積極推進技術改造和原材料供應體系改革,實施內涵挖潛和降本增效。
問題2:公司海外的營收占比如何?人民幣貶值對公司的影響?
答:公司擁有全球多渠道的市場銷售布局,同時與中農立華進行強強聯合,公司海外營收占比達到70%以上。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公司出口業務。同時近期巴西、阿根廷等國直接通過人民幣結算,有利于提升中國農藥出口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問題3:請介紹公司氯蟲苯甲酰胺產品的行業優勢?目前該項目的最新進展?
答:公司首期2,000噸氯蟲苯甲酰胺已在重慶萬州基地開始試生產。氯蟲苯甲酰胺殺蟲劑作為第五代綠色環保農藥中的翹楚,因殺蟲譜廣和應用作物多、殺蟲活性高,持效期長、毒性低,安全性好等特點,近年來市場成倍增長,目前已成為雄踞全球市場銷售額位居榜首的殺蟲劑品種。公司氯蟲苯甲酰胺產品由公司歷經近10年攻關,擁有自主創新的技術,具有三大核心優勢:
(1)全產業鏈優勢:公司擁有目前行業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吡啶堿產業鏈,氯蟲苯甲酰胺是公司現有全球領先的吡啶堿產業鏈下游重要的終端產品。多年來,公司已建成氯蟲苯甲酰胺核心中間體2,3-二氯吡啶的全產業鏈配套。本次項目順利投產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公司吡啶堿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2)技術領先優勢:公司憑借多年自主研發創新,形成了以自有中間體 2,3-二氯吡啶為原料合成氯蟲苯甲酰胺的全產業鏈合成工藝,具有工藝路線短、成本低、節能環保、等核心優勢,技術國際領先。
(3)登記證優勢:公司于2022年12月率先取得了國家農業農村部頒發的氯蟲苯甲酰胺97%原藥的農藥登記證。目前,公司孫公司南京華洲藥業有限公司正在登記氯蟲苯甲酰胺200克/升懸浮劑產品,目前已經第九屆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第58次執行委員會議審議通過并予以公示,預計今年6月份正式下發。
(4)銷售渠道優勢:公司具備以國際貿易、農資連鎖、農村云商為支撐的國際國內全方位的市場銷售體系。同時積極加強對外合作,2023年與中農立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框架協議》,2023年預計供應中農立華氯蟲苯甲酰胺原藥不少于1,000噸,將對公司業績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問題4:公司L-草銨膦的最新進展?
答:L-草銨膦又稱精草銨膦,其作用機制和草銨膦相同,草銨膦是D/L草銨膦的外消旋物,僅L-草銨膦具有除草活性。故相較于傳統草銨膦,精草銨膦活性約為其2倍。精草銨膦的推廣能夠降低50%施藥量,即每使用1噸精草銨膦相當于直接向農田減排1噸D-草銨膦無效體,有效減輕農田耕作對環境造成的負擔,符合國家農藥減量增效政策。公司歷經多年研究,通過生物酶發酵技術,直接將酮酸轉化為L-草銨膦,有效降低了L-草銨膦的生產成本。目前,年產2萬噸L-草銨膦項目開工建設的前期工作正抓緊進行中,正在進行設備選型,首期1萬噸項目預計今年12月基本建成。
問題5:公司預重整和南一農集團重整的最新進展?
答:公司于2022年11月7日收到南京中院《決定書》啟動預重整,當前公司預重整工作推進順利。
高淳法院在2022年6月1日作出(2021)蘇0118破申6號之六《民事裁定書》,裁定對南一農集團等4家公司進行實質合并重整。目前南一農集團等4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工作正抓緊推進中。
問題6:公司對海通證券將拍賣控股股東南一農集團質押股票對應的債權怎么看?
答:本次債權拍賣不涉及南一農集團所持公司股份的變動,對公司不存在重大不利影響,也不影響公司重整工作的正常推進。
(來源:公司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