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面對艱難環境下的物流不暢、地緣政治沖突升級、原料價格大幅波動、人民幣匯率劇烈震蕩等多重挑戰,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揚農化工”)上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系統思維統籌生產經營、科技創新、工程建設、安全環保,加快釋放新增產能,以多產快銷、降本增效,努力化解不利因素的影響,抓住產品價格高位等有利機遇,經營業績創造歷史最好水平。
首破150億元大關,經營業績再創新高
2023年3月20日,揚農化工發布了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揚農化工共完成銷售收入15,810,759,235.37元,同比增長33.5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4,210,425.91元,同比增長46.8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932,391,861.28元,同比增長69.92%。
表 1 近3年揚農化工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2022年,揚農化工農藥營業收入為15,555,207,688.98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98.38%,同比增長32.83%,毛利率為26.03%。其中,原藥營業收入為9,490,189,292.60元,同比增長35.13%,毛利率為31.53%;制劑營業收入1,696,488,472.12元,同比下降14.97%,毛利率為47.06%。
表 2 揚農化工2022年主營業務分行業情況
2022年,揚農化工境內營業收入為5,215,310,772.63元,同比增長8.43%,毛利率為37.20%;境外營業收入為10,339,896,916.34元,同比增長49.85%,毛利率20.40%。
在產原藥近70個,多品種、多市場消化不利影響
揚農化工主營業務為農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研發堅持仿創結合,涉及創制農藥的研發、非專利農藥的研發以及現有產品工藝的技術改進。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為500,542,293.30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3.17%;公司研發人員的數量400人,占公司總人數的12.78%。
公司在產原藥品種近70個,涵蓋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不同類別,其中,殺蟲劑主要有擬除蟲菊酯系列產品,是本公司的特色品種。除草劑主要有草甘膦和麥草畏等品種;殺菌劑主要有氟啶胺、吡唑醚菌酯等品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有抗倒酯。
公司原藥銷售比重較大。2022年,公司原藥生產量92,593.63噸,同比增長9.46%;銷售量87,383.07噸,同比增長1.42%;庫存量10,860.79噸,同比增長92.22%。制劑(不折百)生產量36,545.00噸,同比下降22.58%;銷售量34,900.06噸,同比下降22.27%;庫存量8,739.00噸,同比增長23.19%。
表 3 揚農化工2022年主要產品的銷量情況
核心競爭優勢加持,頭部地位穩固
揚農化工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內農化上市公司頭部企業,全球擬除蟲菊酯原藥核心供應商,全球農化企業10強中唯一的中國本土企業。核心品種擬除蟲菊酯品種、規模名列全國農藥行業第一,是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獲中國工業領域最高獎——中國工業大獎。子公司優嘉公司被工信部評為全國首批“綠色工廠”。
研產銷一體化優勢:揚農化工具備國內領先的農藥研發能力,具有多品種農藥的生產制造能力及安全環保能力,自身擁有廣泛的原藥、制劑銷售渠道和市場。強大的研產銷一體化運營能力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產業鏈完整優勢:揚農化工是目前菊酯農藥行業國內唯一的一家從基礎化工原料開始,合成中間體并生產擬除蟲菊酯原藥的生產企業。公司菊酯產品關鍵中間體均自成體系、配套完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與國內同行業企業相比,基于產業鏈配套完整的成本優勢明顯。同時,揚農化工建成了高標準三廢處理裝置,在農化行業中率先實現了化學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自主研發優勢:揚農化工建有國內農藥行業目前唯一的新農藥創制與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并建有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沈陽)。公司先后開發了多個農藥創制新品種,包括氯氟醚菊酯、氟嗎啉、乙唑螨腈、四氯蟲酰胺等,均成為國內市場的主導產品,其中,殺蟲劑氯氟醚菊酯是國內第一個銷售過2億元的農藥創制品種,殺菌劑氟嗎啉是我國第一個獲準正式登記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藥產品,乙唑螨腈是中國第一大殺螨劑單品。
揚農化工本著“為中國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的企業使命,在“創新目標國際化、創新課題市場化、創新成果商品化”的戰略引領下,先后承擔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1項,獲得中國工業大獎、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43項,完成12個創制農藥新品種的研發和產業化,主持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7項、國家標準9項、行業標準24項、團體標準6項,獲得國內國際專利授權750余項。
工程轉化優勢:揚農化工熟練掌握多種危險工藝工程化技術,成功建成多套高水平生產化裝置,有效保障核心工藝的穩定運行。工程建設速度保持行業領先,子公司優嘉公司一期項目建設用時僅10個月,創造當地園區最快項目建設記錄,二期、三期、四期項目快速建成,調試均一次性取得成功。
品牌優勢:揚農化工產品廣泛采用國際先進標準,產品質量普遍受到客戶的好評。公司“墨菊”“優士”品牌均為“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雙工9080榮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創新產品稱號,“豐收組合(小麥抗逆提質增產方案)”榮獲“2022年度優秀作物健康管理解決方案”,“寶卓”榮獲2022年度優秀植物健康產品,“蘋果優嘉靚果方案”榮獲2022品質蘋果優秀解決方案。
健全的企業管理體系:揚農化工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內部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體系。同時在行業內率先通過了IS09001國際質量體系、IS014001環境體系、IS0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ISO50001:2018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并引入了杜邦安全管理體系,管理嚴格規范。
科技創新碩果累累,項目建設快馬加鞭
(1)HSE績效保持領先
2022年公司安全生產質態總體良好,繼續保持四個“零”目標。在安全管理上,推動責任落地,廣泛開展全員“學法、懂法、行法”專項行動,及時精準落實艱難環境應對措施,保障正常生產運營,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完成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部任務。在環保管理上,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落實綠色低碳提升方案,全年萬元產值綜合能耗、CO2排放持續下降,持續強化三廢治理,全年廢水、廢氣主要污染物排放同比下降。在體系管理上,推進和落實中化FORUS體系,28人通過體系管理師認證,發布管理準則102個,10項良好實踐在中國中化推廣。持續推進杜邦安全管理改善,持續抓好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等體系運行。
(2)經營業績再創新高
2022年,在復雜的市場局面下,揚農化工上下直面挑戰,克難求進,營業收入再創新高。其中,原藥銷售實現大幅增長。衛藥市場多措并舉,2022年在家衛行業整體業績大幅下滑的局面下,公司通過加強核心客戶維護,強化核心品種銷售,衛藥銷售基本保持上年水平。2022年國內農藥遭遇市場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下行等系列挑戰,公司通過強化客戶管理,抓好重點品種銷售,國內農藥市場銷售同比增長9%。同時公司積極應對全球農藥市場復雜外部環境、匯率波動等各種挑戰,持續深化與跨國公司的合作,努力擴大合作廣度和深度,國際農藥市場業績大漲,銷售同比增長63%。貿易業務繼續快速攀升。2022年在全球通脹、俄烏沖突、經濟下行等多種挑戰下,公司通過鞏固與戰略供應商的合作,持續強化內部協同,加快推進全球登記布局,美洲、亞太等四大核心市場保持強勁增長,2022年貿易業務銷售額首次突破40億元,同比增長62%。中國植保業務保持穩中有進。2022年公司有效應對極端天氣頻發、雙草價格起伏等疊加挑戰,重點抓好制劑產品、種衣劑和植物營養產品銷售,中國植保共完成銷售17億元,同比增長5%。
(3)生產運營增產增效
2022年,揚農化工以增產促銷為導向,努力克服連續40多天罕見高溫、艱難環境下物流不暢、人員工作受影響等諸多挑戰,旗下四家工廠斗酷暑,保運營,及時采取防范保供、“錯峰安排”等措施,以超常規的付出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在十分困難的局面下保障了生產的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全面滿足了市場需求,市場訂單實現100%交付。同時通過不斷深挖裝置潛能,加快優嘉四期一階段產能釋放,全年產量記錄再創歷史新高,生產原藥超9萬噸,同比增長9.46%。公司堅持開展降本增效,重點抓好原料降耗、能源節支和輔材及維修費用節約,通過三管齊下,強化管控,全年共實現生產節支1.18億元。
(4)科技創新碩果累累
2022年,揚農化工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圍繞科技自立自強,繼續實施仿創結合,加大聯合攻關,技術創新取得豐碩成果。大力推動創制品種研發,全年合成新化合物2,980個,聚焦具有較好商業化前景的5個品種,加快商品化進程,取得階段性進展;加大仿制原藥開發,全年完成產品調試43項,部分創新成果首次實現產業化應用,在三廢減排、產能提升等方面取得成效。加速差異化制劑產品開發,完成制劑新品(含新配方)產業化23個,新增銷售1.3億元。2022年公司獲批“十四·五”國家重點科技項目1項,省級以上科技項目9項,4個項目獲評中化科技進步獎,1個項目獲得中國農藥創新貢獻一等獎,全年專利獲得授權75項,2項專利分別獲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化專利銀獎。
(5)項目建設快馬加鞭
2022年是公司工程項目多地推進、任務十分繁重的一年。工程、生產、研發等部門緊密協同,同向發力,實現了項目的快速推進。優嘉四期一階段項目克服人手緊張、高溫挑戰等不利因素,僅用5個多月就完成項目安裝,產品調試一次性成功,項目全面達產達效;二階段項目一著不讓,完成裝置安裝,具備試生產條件。北方基地項目實現重大突破,已完成項目選址和土地摘牌,注冊成立遼寧優創植物保護有限公司,一期產品清單通過審批,編制了項目可研報告。此外,優士青山技改等多個項目同步在按計劃推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