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虹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首批核心主裝置開車成功,“油、煤、氣”三頭并舉的核心原料大平臺全面成型;盛虹宿遷產業基地差別化纖維一期項目投產,助力宿遷市千億級高端紡織產業發展;盛虹70萬噸/年新能源材料項目開工,建成后將實現“百萬噸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戰略目標,成為全球最大高端EVA供應基地……。年是盛虹集團成立30周年,也是奔向下一個十年的新起點。自開啟1+N戰略轉型以來,盛虹集團已形成行業獨有的“油、煤、氣”三頭并舉,“芳烴、烯烴”雙鏈并進,上下游產業鏈一體的發展格局。“心懷‘國之大者’,爭當‘行之實者’,盛虹集團將堅定不移深入推進1+N戰略布局,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產業鏈,為提高緊缺型化工品國產自給率,助力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雙碳’目標達成貢獻盛虹力量。
“雙碳”激發科技自立新動能
從進軍紡織工業領域到突破世界工業化紡絲技術極限,再到實現國內化纖領域國際標準“零”的突破。“雙碳”目標下,盛虹集團正搶抓產業綠色發展新機遇,義不容辭擔起中國綠色纖維體系建設的重任。在盛虹集團旗下的芮邦科技再生纖維生產車間,正演繹著神奇的一幕——廢舊塑料瓶“再生記”。在這里,每天約2500萬個塑料瓶被制成米粒大小的碎狀切片,通過全自動紡絲設備,進行拉絲、并絲,進而加工成柔軟有彈力的高品質纖維,應用于服裝、家紡、交通、航空等國民經濟領域。這看似簡單的生產工藝,卻蘊含著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為徹底掌握綠色纖維制備工藝,盛虹集團牽頭組建了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開展專項技術攻關,最終利用直紡絲工藝生產的再生纖維通過全球回收標準GRS認證,并一舉建成全球首條從瓶片到紡絲全流程綠色纖維生產線。就這樣,盛虹集團紡織產業“變廢為寶、循環再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形成了完整體系。該項目全面投產后,年產50萬噸再生滌綸絲可消化掉300億個廢舊塑料瓶,相當于全國回收利用總量的20%。盛虹集團還依托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成功研發鈦系新型環保催化劑,一舉解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纖維生產過程中普遍應用銻系催化劑造成的重金屬污染問題;他們開發原液著色纖維技術,將“染整”環節控制在原料纖維階段,與傳統方式相比可減少將近50%的二氧化碳排放;他們還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成為國內最大的生物基1,3-丙二醇(PDO)及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纖維生產制造商,也實現了生物基PTT纖維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加工過程的低碳綠色,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15%。
打造“以綠為底”發展新名片
“一滴水、一滴油、一度電”,如果把這些容易被忽視的“小成本”節省下來,就會變成一筆“大資源”。通過本次升級改造,每小時可節約除鹽水用量10余噸,節能量雖然不大,但對降低加工成本效果顯著,讓我們對下一步節汽部分的改造充滿了期待。大力建設環保設施,探索新節能環保技術應用,助力全行業節能減排……近些年來,盛虹集團通過不斷深化綠色發展模式,實施了一大批節能、節水、減排技術改造項目,實現了綠色車間、綠色園區、國家級綠色工廠各產業板塊全覆蓋。在“雙碳”領域,除了在節能減排方面修煉好“內功”,盛虹集團還將目光瞄準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領域,開啟了從提升“含綠量”到向發展“要紅利”的大膽嘗試,打造“變碳為寶”的綠色新路徑。2021年9月27日,盛虹集團全資子公司江蘇斯爾邦石化有限公司與冰島碳循環利用公司的15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與綜合利用項目在北京簽約。這標志著以“雙碳”目標為引領,我國乃至全球首條“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綠色甲醇—新能源新材料”的產業鏈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可實現二氧化碳回收轉化率達100%,不僅做到源頭綠色,還將大力助推我國清潔能源轉型。與傳統的植樹造林吸收溫室氣體相比,該項目“模擬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更強更有效,每年可直接主動吸收二氧化碳15萬噸、間接減排二氧化碳55萬噸,相當于種植3.7萬公頃森林,具有良好的社會生態效益。除了將二氧化碳制成新能源材料外,盛虹集團還規劃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食品級二氧化碳,以及新能源電池電解液溶劑等項目,規模達到百萬噸級,通過節能降碳、碳回收利用雙向渠道,將“綠色、低碳、循環”打造成盛虹集團的閃亮名片。
立足時代需求深耕“雙新”藍海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迎來暴發式增長,但是核心原材料卻大幅依賴進口。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盛虹集團將目光瞄向了新能源新材料的廣闊藍海。盛虹集團“十四五”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將企業建設成為具有“強大基礎原材料保障能力,世界領先的科研與創新能力,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供應能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按照規劃,以“油、煤、氣”三頭并舉的核心原料大平臺為依托,盛虹集團將全力推進新能源新材料1+N戰略布局,一個更有競爭力的“新盛虹”展現在世人面前,一個世界級的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產業集群正在連云港市黃海之濱崛起。憑借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盛虹集團聚焦新能源、高性能新材料、低碳綠色產業三大方向,規劃建設三個百萬噸級新能源材料項目,將為我國風光大基地建設、發展低碳綠色產業提供重要保障。2022年9月7日,盛虹集團新能源新材料重大項目開工儀式在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隆重舉行。該項目全面建成后,盛虹將在現有30萬噸/年EVA產能基礎上,實現“百萬噸級EVA”戰略目標,成為高端EVA供應基地,為國家清潔能源轉型提供穩定保障。此外,盛虹集團謀劃的另一個百萬噸級丙烯腈項目正在同步推進。丙烯腈是生產碳纖維的重要原料,而碳纖維又是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的主要制造材料。作為國內丙烯腈龍頭企業,斯爾邦石化目前擁有78萬噸的年產能,保障了國內碳纖維生產企業50%以上的原料供應。在公司新戰略的引領下,斯爾邦石化提級擴能,正在緊張進行,預計后續項目投產后,該公司丙烯腈年產能將達到104萬噸,行業龍頭地位將繼續鞏固。百萬噸級可降解材料項目是盛虹集團第三個百萬噸級戰略目標,也是未來公司綠色發展的希望所在。盛虹集團煉化一體化項目作為承載其新能源新材料戰略轉型的核心原料平臺,擁有充足的PTA、正丁烷等可降解材料基礎原料,適合布局建設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百萬噸級綠色可降解材料項目,產能規模、技術工藝也將處于領先,為我國在綠色“雙碳”領域贏得更多話語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