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子石化22名嗅辨員經過江蘇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培訓考核持證上崗。嗅辨員,就是靠鼻子“嗅”出異味氣體的種類或濃度,并進行專業測定的人員,在行業內又被稱作尋味治污的環保“特種兵”。在每一個環境監測中的異味嗅辨現場,嗅辨員的鼻子,可以為異味治理收集第一手資料。
“組建嗅辨員隊伍是我們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背景下強化VOCs(揮發性有機物)管控的有益實踐。”揚子石化安全環保部副經理任耀杰表示,“我們充分發揮人工嗅辨優勢,建立‘走航監測+檢測排查+嗅辨巡查’長效工作機制,全力打造無異味工廠的‘揚子樣板’。”
尋味治污的特種兵
8月18日,周四,揚子石化煉油廠HSE室環保監督員、嗅辨員關智姝和團隊成員一起來到塑料廠聚丙烯車間,開展“尋味”行動。當走到一臺壓縮機旁時,她隱約聞到一些異味,當即在上風口用手持式VOCs檢測儀進行檢測,確認是入口法蘭處有滲漏點散發異味。很快,該漏點被消除。
與要求聞香師具備比常人更敏銳的嗅覺不同,選拔嗅辨員看中的是一個“普通的鼻子”,如果鼻子太靈,不能代表普通人的感受,可能會影響判斷。難道說嗅辨員的鼻子能比儀器更好使嗎?關智姝解釋,由于手持式VOCs檢測儀只能識別可燃氣等揮發性有機物,對無機物散發出來的臭味卻“無能為力”,因此,嗅辨員的鼻子是儀器排查“跑冒滴漏”的有力補充,能克服儀器檢測存在的許多不足。
“其實市面上大多數的儀器,不論是光感的傳感器,還是質譜傳感器,它都是對單一組分進行精準識別。但在現場檢查中的‘臭氣’,可能會包含硫、氨或者多環的氣體等多種物質,這時候我們的鼻子就像一個‘中央處理器’,一一識別出所包含的物質,從而鎖定可能會泄漏的裝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嗅覺要比只能一個個識別單一氣體含量的儀器要靈敏一些。”同樣是嗅辨員,揚子石化水廠凈一車間工藝員、南京大學博士宋孝杰的解釋更形象更具體。
為進一步推動環保治理體系升級,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提出“嗅辨溯源治理”理念,并于今年6月組織舉辦2022年首屆重點企業“惡臭污染物檢測技術”專題培訓班。
而選拔于企業內部的嗅辨員,對企業內部情況、工藝水平更加了解,因地制宜,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實現治污水平的本質提升。
為此,揚子石化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在全公司選拔了22名優秀員工參加培訓,最終全部通過理論與操作考試并取得嗅辨員資格證書,組建成業內規模最大的嗅辨員隊伍。
嗅辨溯源更快捷更精準
今年8月,揚子石化正式啟動嗅辨溯源工作。
該公司專門召開了嗅辨溯源工作啟動會,正式發布嗅辨溯源工作方案。他們充分發揮嗅辨員隊伍的專業優勢,采取日常督查、專項監察、臨時巡查、定期評比四種工作方式,安排分布于各生產廠的嗅辨員對敏感介質裝置、歷史高值道路和重點異味區域等展開全面督查。同時,該公司煉油廠等單位也組織本單位嗅辨員,對全廠進行督查。
“廠里已經排好了我和其他嗅辨員的值班表,每個月,我和廠里的另一位嗅辨員要對煉油廠所有裝置普查一遍。”關智姝說,“我每周還參加公司的環保監察,和我們組的6名嗅辨員一起集中行動,我們公司4個組,每個季度對公司所有裝置普查一遍。”
此前,揚子石化廠區惡臭污染防治工作主要采用走航監測、LDAR檢測、VOCs檢測等手段排查治理。現在,有了嗅辨員,更是如虎添翼。他們充分發揮嗅辨員隊伍的作用,擴寬溯源路徑和治理方式。
該公司將嗅辨溯源工作與VOCs網格化管控相結合,在各生產廠內部成立惡臭污染督查隊,除每周至少開展一次嗅辨員參與的聯合督查外,他們還將現有22名分布于各廠的嗅辨員分為四組,編入公司環保督查隊,按照基層車間性質,制定年度嗅辨監察輪值計劃,每月對基層車間開展一次“四不兩直”惡臭專項監察。
據嗅辨監察二組組長谷成忠介紹,公司已經完成了本季度首輪由嗅辨員參加的監察行動,成效顯著。
“有了嗅辨員,我們發現泄漏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谷成忠是公司安全環保部環保監督員,長期從事廠區污染溯源與防治工作,作為第二組的組長,現在他和嗅辨員們一起工作,感受頗深。“嗅辨員發現的,往往是老百姓也能聞到的,對于現場環保治理工作提升更有直觀感受;而且嗅辨員來自各廠,對本廠的裝置和物料特性更了解,溯源更快捷,能夠精準判定惡臭污染源區域或部位,實現靶向治理。”
保持穩定嗅覺不容易
為了更好地培養嗅辨員的嗅辨能力,揚子石化安排各專項監察組每季度輪換一次,組織他們在一年內逐步熟悉各廠主要物料的氣味。
而對于嗅辨員來說,要保證自己的“鼻子”每天能高效“上崗”,除了不能熬夜以外,還有更多不同于常人的苛刻要求。
“嗅辨員不能抽煙喝酒,像火鍋這類辛辣的食物也不能吃。我們日常的現場檢查類似一種‘定性’的任務,就是通過嗅覺識別出是否有危險氣體泄漏,而在執行‘定量’的任務,就是需要嗅出大致濃度,在前一天,我一般會把自己的精神狀態調整到一個比較積極的水平,因為狀態好不好也會對執行的任務有所影響。”嗅辨員宋孝杰向記者解釋。
嗅辨員魏春梅是個地地道道的重慶姑娘,而如今的嗅辨“使命”卻讓她自愿在“摯愛”的火鍋面前擱下筷子。今年南京的夏天尤其炎熱,即使這樣,嗅辨員宋孝杰也堅持只開客廳的空調,避免臥室的空調直吹,唯恐自己患上鼻炎。
一些女性嗅辨員,在執行任務時,也不能化妝、涂指甲油,甚至有時也不能用香皂。關智姝尷尬地說:“今年的夏天特別熱,往年夏天我都要涂防曬霜,但現在不行了,防曬霜會有一些氣味,干擾嗅覺。現場嗅辨的時候,還不能戴口罩,完全暴露在陽光下。因此,一個夏天,人都曬黑了!”
嗅辨員隊伍是揚子石化VOCs管控工作的重要力量,為了鼓勵更多的員工加入其中,積極投入到異味排查與治理行動中,該公司專門設立嗅辨排查獎勵,對參與每月專項監察和臨時巡查的嗅辨員給予一定的獎勵,如發現未知泄漏點,視濃度、位置、難度、數量等狀況獎勵100至3000元不等。
該公司群眾工作部也將嗅辨員隊伍納入異味治理勞動競賽工作組成員,每季度抽調4到6名嗅辨員開展現場異味檢查評比,視嗅辨結果給予對應獎勵,從而充分激發嗅辨員積極性,確保嗅辨溯源工作取得實效。
而對于參與積極性不高、作用發揮不大的嗅辨員,該公司將取消其嗅辨員資格。各生產廠也充分利用嗅辨和檢測結果,開展考核或評比工作,用好約束與激勵機制,切實提升基層車間現場VOCs和異味管控水平,為打造無泄漏無異味工廠提供有力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