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江蘇省化肥制造企業首個廢水“零排放”系統,在位于經開區的靈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投用。該公司董事長談福元自豪地亮出了一張“水賬單”:當前企業使用的水源中,65%都是再生水,工業廢水回收率100%,一年可節水260多萬噸!
靈谷化工現年產合成氨100萬噸、尿素180萬噸,是江蘇最大氮肥生產企業,也是我市的用水大戶,目前一天生產耗水量達13000噸。廢水“零排放”系統上線后,其中近9000噸生產用水可變成“自產自銷”的再生水。“在生產環節末端加上水處理系統,工業污水經過深度處理,可全部達標回用。”談福元說,在此基礎上,企業將這道環節與原有生產系統相連,形成自循環,讓污水“足不出戶”就能成為用于新一輪生產的再生水。該系統年處理水量可達280萬噸,在處理靈谷化工“自產”廢水的基礎上,還可承接一部分經開區企業需求。
在靈谷化工,一連串關于“再生循環”的數字值得關注:生產中每年可回收多余二氧化碳氣體18萬噸,并做成產品;每年可回收熱電產生的灰渣20多萬噸,用于水泥和磚的制造;制氧過程中產生的氬氣回收,每年可出售5000萬元……去年,靈谷化工單是“循環產品”就實現銷售3億元。
引入廢水“零排放”系統,靈谷化工算的并不是當下立見的“經濟賬”。身處太湖上游,多年的生態堅守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自2007年太湖水危機以來,該公司在環保方面累計投入超7億元。此前,企業廢水是預處理后納管排放至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成本只有現在的五分之一。而且,該廢水“零排放”系統一年雖可省下水費80余萬元,但與2億元的前期投資和每年6000萬元的運維成本相比,可謂九牛一毛。這樣的高成本,讓許多同行企業望而卻步,靈谷化工卻一往無前。“雖然眼前‘水賬單’不見盈余,但能為未來寫下一本厚重‘環境賬’!”談福元充滿信心地說。
廢水“零排放”,實現循環再生的不僅僅是水資源。針對氮肥行業污水特性,該系統采用“預處理+膜濃縮+膜分鹽+蒸發結晶”工藝,對廢水進行固液分離。在預處理、膜濃縮過程中,靈谷化工使用了超濾和反滲透過濾技術,膜產品選定國外著名品牌,可以濾除污水中大分子有機物、膠體、溶解性化合物等近乎一切雜質。在最關鍵的分鹽環節,則采用納濾和高壓反滲透技術,將高鹽廢水分離成氯化鈉及硫酸鈉兩部分,高壓泵、離心機和攪拌機等設備也采用國外頂級品牌。在先進設備和技術的助力下,廢水“再生”的同時,可日產20噸純度達98.5%的工業鹽,干化的污泥也能加工成建筑用磚,實現廢水100%資源化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