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永52-2井場,江蘇油田采油一廠永曹采油班站的黨員管成俊正帶領陳濤給油井加藥。這對“1名黨員+1名群眾”的“1+1”行動組合包攬了班站150多口油水井的加藥工作。
為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該站黨支部深入開展黨員“1+1”行動,開展工作量承包和生產難題幫扶工作,形成黨員帶頭、全員發力的良好氛圍,為實現任務目標的完成注入強大的黨建力量。
今年以來,永曹采油班站持續保持10萬噸穩產水平,年人均產油量同比提升18%。
細分責任單元,分任務到7個承包小組
作為油田奪油上產的前沿陣地,采油一廠永曹采油班站管理7個站庫,20個區塊,156口油水井。
在油田二次創業的新征程中,如何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力,提高價值創造和人均勞效,這成為班站管理新的課題。
“我們將專業化管理模式融入黨建工作,將班站的主要工作量,細分成7個專業小組,由‘1名黨員+1名群眾’的模式進行承包。這種模式人員精干,責任清晰,行動迅速,便于指揮,而且由黨員擔任組長,放大黨員在基層管理中的作用,進一步促進一井一策、精益管理?!敝袊瘎趧幽7?、永曹采油班站黨支部書記、經理尹輝說。
該站將主要工作量進行集中分配,分成油井加藥、熱洗維護、設備維修、工況分析、注水管理、“三標”建設、動力費管控等 7個小組。同時,建立健全7個專業小組的激勵考核機制,每個小組分別獨立承擔相應考核指標。比如加藥小組承擔油井檢泵周期指標;動力費管控小組承擔節能降耗指標。
“以往由于這些關鍵生產指標的完成牽涉到各個班組,容易產生責任不明確、相互推諉的現象?,F在這些考核指標只跟這個小組有關系,真正做到了目標到人,責任到人,考核到人,而且每個小組由黨員擔任組長,也讓黨員在基層管理中的身份可視、責任可視、作用可視?!币x說。
黨員作示范,群眾跟著干,彰顯1+1>2
班站共有23名黨員,黨支部優選了7名黨員加入了承包管理。
黨員管成俊帶領陳濤兩個人承包了班站的加藥工作。
“加藥效果好不好,油井健康情況怎么樣,我們倆是第一責任人。我作為黨員,更要主動扛起這份責任,把工作干好,對油井護理到位?!惫艹煽≌f。
管成俊每個月都認真排好加藥計劃,每天都要給7至9口井加藥,為了有更好的加藥效果,管成俊還在加藥參數優化方面下功夫。
這段時間天氣炎熱,管成俊帶著陳濤起早抓晚,避開中午,把加藥工作盡心盡力完成好。
陳濤說:“我的搭檔,是一名老黨員,也是名技師,不僅技能水平高,而且苦活累活沖在前,跟著他一起承包,我不僅有底氣,而且干勁大?!?/span>
承包以來,他倆配合默契,努力也獲得了收獲。班站油井月躺井率降至1.5%,油井檢泵周期延長至1184天。
在這種專業小組模式中,黨員帶領群眾承包,黨員作示范,群眾跟著干,整個小組的精氣神昂揚向上,大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簇擁在一起,發揮1+1>2的作用。
黨員李勇帶領的洗井維護小組通過采取熱水悶井、自循環洗井等措施,盡可能減少洗井對產量的影響,減少產量損失近1000噸;黨員王集寧帶領設備維修組通過自主維修設備,節約成本15萬元;黨員李陽帶領動力費管控小組,通過優化井口電加熱啟停時間,加裝管線降黏裝置、降低原油集輸溫度等方式,節約動力費60萬元……
在該站的勞動競賽展示板中,對7個承包小組的指標完成情況進行了風采展示。
“1+1”結對幫扶,解決生產難題
班站黨支部在組織黨員開展承包工作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幫扶工作。
黨支部組織各班組將難管的井和設備挑出來,黨員領著干,幫著干,解決生產難題。同時,通過技能傳幫帶,幫助年輕人快速成長。
永42站混輸泵是臺使用了10年以上的老設備,設備維護難度大,能耗高。
黨員馬利新與承包人李勤一起結對,加強設備維護保養,探索安裝變頻器,優化生產運行參數。目前這臺設備的泵運行效率、電動機運行效率達到1級標準,成為油田節能降耗的樣板設備。
在班站黨員“1+1”行動中,黨員不僅關注生產難題,還關注員工的成長成才和生活難題。
年輕員工劉杰從集輸工轉崗到永7-8站,在黨員幫扶人陳延平的帶領下,不僅熟練掌握了操作技能,還積極參加技能大賽,取得了油田2021年注水泵工業務競賽銀獎。
“強堡壘,聚合力,當先鋒”。黨員“1+1”行動,黨員帶領群眾一起開展承包工作,一起照顧最難管的井,一起護理最難管的設備,一起關愛有困難的員工,帶來的是隊伍強有力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帶來的是“一井一策、精益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