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紅太陽奮斗四年、堅定信念,全面建成《學習型組織的數字化紅太陽》第二期培訓班以視頻形式于集團總部開班。集團總裁楊壽海強調,在新科技革命成果不斷融入農化事業的進程中,紅太陽人應積極求變,適應市場,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托“數字紅太陽”戰略建設,乘勢而上,全面建成《學習型組織的數字化紅太陽》。
堅持管理創新,深化全覆蓋式管理改革。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下,南生化應變局之勢,積極求變,全覆蓋式推動改革創新工作,在思維轉變、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流程上進行創造性實踐。不僅邀請精細化管理專家團隊共同梳理優化管理細節、創新改革方案,同時攜手數字化咨詢團隊對廠區ERP系統進行現場踏勘和業務摸底,針對管理和信息系統摸排的實際情況,進行痛點、難點、堵點一對一突破,全面暢通管理線路。在人才隊伍上,南生化傾斜于有前瞻視野、敢創新、善創新的人才,依托紅太陽人才計劃,大力培育及引進創新管理人才和團隊。培訓上,公司對專職專崗進行培訓教育,從內部培到外部培到相互培再到一對一培,抓實抓細人員的專業結構和實踐能力,建立起規范化、專業化、創新化技術團隊。在黨建文化方面,南生化動員全體黨員和職工群眾學習紅色革命精神,定時在組織群和食堂播放紅色紀錄片和先進黨員事跡,鼓勵黨員積極聯系群眾,建立起“一幫一扶”的南生化黨建文化新模式。
堅持生產創新,五大融合助力長效發展。數字化融入生產建設,是實現“數字紅太陽”的必然舉措,南生化打造特色的“數字+”和“數字化工廠”目標,將通過產品數字化、運維數字化、戰略數字化、企業文化生態數字化、產融數字化五大融合的數字化轉型變革,圍繞提升智控水平、全過程監控、精準計算和大數據平臺,充分發揮信息化各系統平臺效能,推進生產標準化,推動各關鍵數據的流動傳輸,進而實現“數字”控制“生產線”,數字積聚人才,南生化全力培育數字化人才,積極探索數據信息應用,加速推進智能制造化、透明化、精準化,以流程數字化促進生產工作高效長效運行。
在這新一輪產業大革命背景下構建農化企業競爭優勢,南生化要堅定不移跑好數字化轉型這場“馬拉松”,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進一步推動數字技術與農業制造、綠色低碳、能源管理等技術融合創新,加快解決關鍵核心管理和生產“卡脖子”難題,夯實優勢資源基礎,積極求變、融合發展,發揮數據要素驅動作用,全力推進南生化數字化轉型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