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組織召開數字化轉型示范建設項目驗收評審會,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以下簡稱常州涂料院)防腐涂料智能工廠示范建設項目通過驗收。這是該院國企三年改革行動取得的又一成果。
自2020年4月入選國家首批科改示范企業以來,常州涂料院積極探索新機制、新模式、新路徑,扎實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在科技成果孵化等方面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科技創新自立自強
據常州涂料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楊介紹,入選國家首批科改示范企業以來,該院圍繞科技改革研究審議了20多項重大改革議題,部署了60多項改革任務和重要舉措。常州涂料院充分激發科技創新動能,持續提升服務國家重點任務、重大工程的保障能力,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重要支撐。
“今年1月,我們有3項民用航空涂料產品入選中國商飛合格產品目錄,意味著我們終于能給自己的大飛機供涂料了。”常州涂料院國家涂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如東說,圍繞國家大飛機制造的關鍵技術需求,他們耗時3年多,不斷改進涂層質量,調整生產設施設備,終于在民用航空涂料國產化工作上取得關鍵性進展。
核電設施防護也是常州涂料院優勢領域之一。他們以核電新建—乏燃料運輸—后處理循環產業為發展重點,經過持續研發投入,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成為國內唯一擁有核級全產業鏈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供應商。
為加速核心技術產品國產化進程,常州涂料院緊緊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圍繞海洋強國、新基建、可持續發展戰略領域確定10個技術研究方向,布局了一批重點科研項目。3年來,該院通過完善科研管理機制、加大研發投入,成功攻克軍工核電、航空航天、新能源裝備等涂層防護領域30余項高端技術,在服務國家重點任務、重大工程中展現了央企的責任擔當。
改革激發創新活力
高楊介紹說,從繪就全面深化改革“高清路線圖”,到構建“研發孵化端+商業應用端”雙驅動發展模式;從穩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增強內生動力,到蹄疾步穩推進企業“強身健體”;從擴大業務單元經營自主權、充分放權賦能,到鼓勵基層探索創新、激活每個組織細胞……常州涂料院一次次“舒經活血”的自我革命,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3年來,常州涂料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依靠創新鏈提升價值鏈,以項目為載體,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合作,解決了科研和生產一體化深度融合的問題,成為新時代下保障涂料新材料供應鏈安全的中堅力量。
“對于支撐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任務,我們探索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新型項目管理機制,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人才掛帥出征,同時建立項目收益分紅、科研績效、科學技術獎勵等中長期激勵機制,強化人均效能導向,激發科技人才干事創業的熱情。”高楊說。
2021年,常州涂料院向改革要紅利、向創新要動力,營業收入增幅28%,是近年來增速最快的一年。此外,該院勞動生產率較改革前提高21%,研發投入金額較改革前增長42%;新申請發明專利25件,發布國家標準3項、國際標準1項。
引領低碳轉型潮流
常州涂料院始終以環保政策法規為綱,以標準化工作為領,推動著涂料行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近兩年,該院相繼牽頭制定發布了《綠色產品評價—涂料》《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涂料產品技術要求》等國家標準,助力行業降低污染排放,推動著我國涂料行業在綠色低碳轉型中再上新臺階。
與此同時,常州涂料院依托在核心技術、關鍵資源、人才儲備等方面建立的行業引領優勢,一方面積極開展低碳型涂料原材料和產品技術研發替代,借助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實踐生產環節減排,推動自身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全面融入低碳產業鏈,積極研發生物基新材料、液化天然氣配套設施保護涂層體系、海上風電裝備高性能低碳防護體系等“卡脖子”關鍵技術。
“作為國資委推動中央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示范項目,常州涂料院目前正在推進的防腐涂料生產線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目標之一就是要構建“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應用場景,大幅提升本質安全、低碳環保能力。項目建成后,能耗水平預計可達到國內領先。”高楊表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