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推出“穩經濟33條”,“穩就業、穩投資、穩增長”被提到重要高度。民企是市場經濟中數量最多的市場主體,也是穩就業的主力軍。作為民企的盛虹集團,今年1-5月,隨著重大項目陸續投產,招聘人數超6000人,同比去年增長超12%,帶動勞務外包及配套服務就業超過5萬人。在疫情防控和經濟下行壓力下,盛虹集團如何在穩就業、穩增長中擔當民企責任?
“云”招聘打破堵點難點
6月10日早8點,趙斯杰準時來到質檢中心,這位“00后”畢業于哈爾濱石油學院,大三起一直在盛虹煉化質檢中心實習,今年將正式入職,“雖然我是剛剛上崗的質檢員,但公司安排了資深師傅一對一教我,同時為我們大學生規劃了職業發展規劃,我相信只要腳踏實地的學習,未來一定能大有可為?!壁w斯杰手頭不停。
趙斯杰是2022年“千萬畢業大軍”中的一員。據教育部統計,2022年高校畢業生將迎來歷史最高畢業人數與最大增長,待就業應屆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千萬大關,2022屆畢業生整體就業形勢嚴峻。
“春招原計劃舉辦30多場次線下校園宣講會、雙選會,受疫情影響,沒辦法進校園和學生見面。”盛虹集團人力資源總監郭東來介紹說,但就業形勢越嚴峻,我們越要擔當社會責任,發揮民企就業“穩定器”的重要作用。
為應對疫情對招聘工作帶來的影響,盛虹集團各業務板塊建立多渠道的引進機制:積極參與政府人社等部門搭建的多元化用工對接平臺;在前程無憂等專業招聘網站建立招聘渠道,面向全國70多所重點院校招生,3月份上線以來接收簡歷超過5500份。同時利用抖音、視頻號、騰訊會議直播等進行線上宣講、簡歷接收、面試等,通過“云”招聘破解疫情帶來的堵點難點。
“截至5月底,我們擬錄用應屆畢業生約1500人,大部分將于7月份正式入職。雖然同比去年是增長的,但與我們此前預期2500人的數字仍存在一定差距?!惫鶘|來介紹,隨著疫情緩解,各地生活逐漸恢復,盛虹計劃啟動校園招聘秋招工作,既為緩解就業形勢緊張貢獻民企力量,也為企業發展儲備高素質人才。
在經濟增速放緩、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關鍵時期,就業“穩定器”作用尤為重要。據統計,包括擬錄用的1500名應屆畢業生在內,今年1-5月份,盛虹集團各業務板塊招聘員工近6000人,同比去年增長12%,其中本科以上人員招聘量占比同比增長13%,形成“企業有人才、人才能就業”的雙贏局面。
重大項目成穩就業“蓄水池”
在連云港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現場,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芳烴部工藝技術員馬棟正在對設備進行巡檢,為裝置調試投用做準備。從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畢業后,馬棟經過半年的上崗培訓,現在已經可以獨立完成巡檢外操工作任務。
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于5月16日投料開車成功,目前正處于全力推進產能爬坡、加速實現全流程打通階段。
此外,斯爾邦石化二期丙烷產業鏈項目70萬噸/年丙烷脫氫(PDH)裝置、26萬噸/年丙烯腈(Ⅲ)裝置也于今年上半年一次性開車成功。今年前五個月,斯爾邦光伏級EVA產出11.5萬噸,同比去年提高18.6%,并實現全產全銷,裝置產能和產品質量均有較大提升,綜合競爭力再邁新臺階。
“隨著多個重大項目投產達效,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布局向縱深邁進,公司的人才需求直線增加。今年以來累計在連云港錄用社招人員1244人,同比增長10%;錄用高校畢業生821人,大部分將在7月份入職。”郭東來介紹,隨著疫情防控形式逐漸穩定,下半年公司還將加大招聘力度,“預計將在連云港新增招聘崗位1000余個。”
除了公司招聘的員工,重大項目還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勞務外包及配套服務等就業崗位。例如,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就吸納了多家施工單位參與項目建設,高峰期有5萬名施工人員從事現場作業,有效解決社會就業問題。
“盛虹煉化等重大項目將帶動十幾個產業鏈上的項目快速發展,這些項目投產后,將為連云港石化基地帶來大約3500-4000億的應稅銷售收入規模,帶動就業人員2-3萬人,為穩就業、保增長做出重要貢獻。”連云港徐圩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張貴堂表示。
隨著“雙碳”目標提出,以綠色、低碳、循環為特征的新經濟形態也在加速形成。在宿遷泗陽,盛虹投資建設盛虹新材料產業園,規劃建設全球第一條從瓶片到紡絲的50萬噸再生纖維項目的一期25萬噸已于2021年10月投產。
“項目自建設以來,已招工3000余人,其中納入高校畢業生740人?!苯K芮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孔文龍介紹說,待50萬噸再生纖維項目全部投產,以及一系列后續規劃項目落地后,預計提供就業崗位1.5萬余個。
畢業于徐州工程學院的黃聳是宿遷泗陽人,一畢業就來到盛虹新材料產業園任環安專員?!笆⒑鐬槲姨峁┝四軌蛟诩亦l就業的機會,也給我提供了豐厚待遇和可靠保障。”黃聳高興地說。
集聚高端人才打造發展新引擎
雖然經濟總體下行,但有些行業受到沖擊較小,部分行業還在逆勢上漲。目前,民企有幾個吸納就業較好的行業,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智能制造以及汽車制造行業。
在專家看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須要圍繞關鍵領域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的研究突破,而技術突破關鍵在于技術創新能力和人才。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圍繞國家戰略指引,聚焦能源領域、高性能新材料領域、低碳綠色產業領域三大方向,發揮好‘兩個百億’基金,吸引500名以上‘高資’人才,建設好先進材料研究院、石化創新中心和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這三大平臺,打造出世界級科學中心。”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漢根的話擲地有聲。
盛虹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高資”人才引進正在提速。
5月23日,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發布招聘公告,計劃引進高性能纖維領域研發課題負責人、微生物領域檢測帶頭人、納米纖維薄膜研發工程師等高端技術研發人才。
“今年以來,盛虹先進材料研究院、石化創新中心克服疫情困難,面向高校、科研院所、頭部企業,已引進19名優秀科研人才,并適時啟動了相關研發項目。”郭東來介紹,先進材料研究院、石化創新中心規劃在今年招聘70名科研人才,且多數具備博士和碩士以上學位。目前,盛虹石化產業集團本科以上人才占比超過50%,具有碩、博學歷和副高級以上職稱的高端人才加速集聚。
“盛虹的三大創新平臺,將加快攻克‘卡脖子’難題,掌握更多‘殺手锏’式技術,通過科技創新,孵化‘專精特新’競爭力,不斷實現中國企業從0到1的突破,推動一批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引領性的重大工程項目落地?!痹诳姖h根看來,科技創新對行業帶來的顛覆、以及對于穩經濟、穩就業的作用將是超乎想象的。
“穩就業、保增長是當前的‘國之大者’,盛虹將通過重大項目、新興產業、技術研發‘組合拳’,積極助力穩就業、穩投資、穩增長,實現企業發展和社會責任的雙贏。”繆漢根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