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51個“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揚子石化團委組織了“我愛碧水藍天 彩繪美好明天”主題墻繪活動,30余名青年志愿者來到基層車間,齊心描繪綠色文化墻,為美好生活加油。
綠色發展 誠邀共鑒
揚子石化現擁有12套環保裝置,108套環保設施,每年環保運營費用超過2億元。2014年以來,公司先后實施碧水藍天工程、263計劃、污染防治攻堅戰、綠色企業創建等專項行動,投資累計超40億元,在生產經營總量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從基礎設施完善、環境風險防控、水系統提標處理、VOCs治理、廢物處置等方面扎實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現場環境面貌得到顯著改善,污染防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整體產業加速向清潔化、低碳化、綠色化轉型。
在廢水提標方面:大力開展“最美長江岸線”生態覆綠工作,綠化種植面積達13.8萬平方米,打造4.7公里長江沿線綠色風光帶;積極響應“長江大保護”戰略,主動承建船舶洗艙站,持續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落實船舶生產垃圾、生活污水免費接收主體責任,實行到港船舶“先送交污染物后作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全面建成14.85公里生產污水可視化壓力管網,開展污(雨)水管網勘探,持續完善裝置區雨污分流設施,有序推廣自動分流和遠程控制技術,做到分質分輸、污污分治;實施污水總排提標改造,排江水質優于地表水Ⅳ類標準,啟動循環水排污水處理及節水減排工程,污水回用率提升至60%以上。
在廢氣管控方面:2019年以來,全面完成工業爐低氮燒嘴和脫硝改造、燃煤鍋爐超凈排放改造,各項污染物濃度均可穩定滿足南京市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建成綠色供汽中心,淘汰落后機組和產能,各項經濟技術和環保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其中供電標煤耗下降40%以上;2021年,啟動加熱爐煙氣提標改造,煉油、芳烴片區所有加熱爐氮氧化物濃度再降至60mg/m3以下(國標為100 mg/m3);實施常壓儲罐、裝車裝船、污水池集輸與處理等VOCs主要排放源治理,先后建成22套VOCs治理設施,完成焦化裝置密閉除焦改造和煤堆場/石油焦轉運站封閉化整治,徹底消除顆粒物無組織排放。
固危廢管理方面:高標準建成6座危廢中轉庫和工業垃圾中轉站,規范固體廢物收集與貯存管理,所有固廢安全貯存、合法處置;推行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全程可看、可溯、可查、可控,啟動研究廢塑料連續熱解工藝,全面推廣污泥深度脫水、廢催化劑磁分離等技術,廢胺液、污水浮渣全部進焦化裝置處理,廢油100%回煉,危險廢物外委總量同比壓減兩成;綠色潤滑、綠色包裝、綠色營銷、綠色采購等理念基本形成,56個品種的化工三劑產品和潤滑油改換包裝,包裝物處置費同比減少80%以上。
智慧賦能 實現實時監測
揚子石化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持續完善環保監測基礎設施,布設160余套環境在線監測設施,涵蓋廠界大氣、廠區VOCs、惡臭氣體、高架火炬、雨水廢水、水上溢油等領域,建成集在線監測、配電監管、視頻監控于一體的“生態眼”監測網絡,全方位實時監控廠內空氣和水體環境;揚子石化還購置了60余套VOCs檢測儀、16套LDAR測漏儀、3臺紅外熱成像儀,分級劃分網格區域,加強VOCs監測管理,同時率先引進“高時空分辨率VOCs走航監測系統”,每日不間斷巡回檢查,打通VOCs精準管控的“最后一公里”。
以依法規、降總量、防風險、促管理為目標,揚子石化自主開發“智慧環保地圖”平臺和LDAR二維碼智能監測系統,重點雨水、廢水、廢氣、危廢、VOCs、LDAR等管理要素提供態勢感知、異常預警、智能溯源、協同助理、數據分析等五類應用服務,建立基于智慧環保地圖的管控體系,管理效率和管控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創新驅動 研創綠色科技
揚子石化建立自主研發、合作攻關、推廣應用等綠色科技管理機制,發展石油化工特色節能環保技術,助力綠色生產和綠色發展。自主研發的VOCs尾氣處理系列催化劑、廢堿渣濕式氧化處理、污油超聲脫水等10余項成果實現推廣應用,為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提供綠色科技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揚子石化拓展高端聚烯烴領域應用,布局發展綠色新材料領域,采用自主技術開發的茂金屬產品成功產出,填補國內空白;鋰離子動力電池隔膜材料、高性能輕量化汽車內飾材料等4個綠色產品工業化生產。
“十四五”期間,揚子石化將堅定不移落實長江大保護要求,切實履行環境保護企業主體責任,以大企業的擔當、負責任的態度、強有力的舉措,以更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落細治污減排各項措施,確保排放全面達標;深入實施能效提升計劃,協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逐步實現化石能源清潔化、潔凈能源規模化、生產過程低碳化,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未來,揚子石化將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守護藍天白云,建設美麗揚子保駕護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