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南通開發區召開全區年中工作會議,回顧總結今年以來工作,部署下一階段任務,動員全區上下咬定目標、凝心聚力、勇擔使命、勇挑重擔,奮力實現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新突破,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上半年,開發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28億元,增幅列全市第二,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9個百分點;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3億元,增幅居全市第二,稅收占比85.1%,居全市第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3%,增幅居全市第一;規模工業產值874.2億元,增長15%,增幅居全市第二;工業應稅銷售額903.6億元,增幅居全市第二;實際利用外資5億美元,總量居全市第一。同時,1-7月,外貿進出口總額407億元,增長38%,增幅環比1-6月提升8個百分點,總量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保德林出席會議并講話。
保德林指出
當前,開發區發展站在了新的時代機遇“風口”,市委、市政府對開發區發展寄予厚望。
市十三次黨代會指出,要更大力度建設南通開發區,確保躋身全國開發區前列。
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要求,要發揮開發園區經濟發展主戰場、招商引資主力軍、科技創新主引擎、改革開放主陣地作用。
上半年,吳新明市長調研開發區時,又賦予開發區打造“營商環境最高地、通城活力新中心”的新定位。
“四主一最一新”,就是我們今后一段時期的奮斗方向和行動指引。全區上下要牢牢鎖定這一目標定位,把接續奮斗的優良作風發揚下去,把決戰決勝的精神狀態激發出來,全力以赴抓部署、抓推進、抓落實,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保德林強調
要以更高站位認識“四主一最一新”:這既是市委、市政府賦予開發區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又是開發區實現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要以更高標準推進“四主一最一新”:要在更高標準上狠下功夫,主動對標全國、全省先進園區,對標全市最強板塊,建設貢獻更大、活力更強、能級更高的全國一流開發區;
要以更高效率落實“四主一最一新”:做到布局謀劃要早、貫徹執行要快、督查考核要實。
打造經濟發展主戰場,就是要在全市率先實現主導產業三年倍增,在全市經濟發展上“勇挑大梁”,不斷提高產業集聚度、經濟活躍度、區域貢獻度。打造招商引資主力軍,就是要以全球視野和全產業鏈視角,在百億級重大項目、專精特新高科技項目上持續突破,不斷增強主導產業支撐力、帶動力和核心競爭力。打造科技創新主引擎,就是要營造最優創新生態,以科技“強引擎”、人才“強磁場”引領產業“加速跑”,建設長三角一流創新高地。打造改革開放主陣地,就是要以更高水平的開放帶動更高層次的發展,構建更高效率、更具活力的園區管理運行體制機制,打造南通對外開放主平臺。打造營商環境最高地,就是要創造審批最快、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的開發區模式,構建親商、重商、愛商、護商的“親清”良好環境,叫響“萬事好通·能達無憂辦”營商環境品牌。打造通城活力新中心,就是要用匠心理念雕琢城市品質、用暖心服務提升城市內涵、用民心工程彰顯城市溫度,打造充滿經濟活力、科技活力、消費活力、人才活力的南通市域新中心。
保德林要求
做好下階段的工作,關鍵在于狠抓工作落實。全區上下必須堅定信心、鉚足干勁,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落下的進度補回來,把工作的激情燃燒起來,奮戰三季度、決勝全年度,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聚焦打造招商引資主力軍 著力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始終堅持“項目為王”,把重大項目作為推動發展的“強支撐”,以優質增量的導入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讓開發區經濟發展的筋骨更強、韌勁更足、質量更高。鎖定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藥健康和新能源“3+1”主導產業,常態化推行“賽馬”機制,確保全年簽約超10億元項目30個以上,力爭全年完成實際利用外資7.5億美元。同時,緊扣全年產業項目考核保持開發園區第一、進入縣市區第一方陣目標不動搖,加快產業項目建設。
聚焦打造經濟發展主戰場 著力推動運行質態穩中向好
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續鞏固經濟恢復基礎,全力推進經濟回升向好,推動主導產業倍增,狠抓經濟運行監測,加快考核爭先進位,錨定全年主要目標任務爭取最好結果。千方百計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確保全年工業應稅銷售增長25%以上,其中“3+1”主導產業產值平均增長35%以上,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實現倍增,新培育百億級企業1家、50億級企業4家、10億級企業15家。
聚焦打造科技創新主引擎 著力推動科創資源加速集聚
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靈魂,積極策應沿江科創帶擴容提質,全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創新創業首選地、高端人才集聚地。加大科創項目招引力度,持續辦好“能達杯”招才引智活動,確保全年招引科創項目60個,力爭80個。同時,加快能達生物醫藥科創園、集成電路測試產業園等公共平臺建設提升。
聚焦打造改革開發主陣地 著力推動開放水平持續提升
以“3+1”特色園區為重點,對標蘇南先進園區,加快建設新能源產業園、醫藥健康產業園等主導產業園區,提升產業集聚功能。加快劃定“三區三線”,加快推進空間再造和化工園區轉型提升,圍繞年度計劃,突出凈地回收,力爭下半年再完成簽約1200畝。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市場化轉型步伐,提升專業化經營能力。
聚焦打造營商環境最高地 著力推動服務保障更優更強
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全面落實“萬事好通”營商環境66條,創新營商服務舉措,打造一流政務環境,打造優良生態環境,打造滿意社會環境,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深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繼續推行領導干部掛鉤聯系重點企業工作制度,深入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進一步推動走訪常態化、制度化、系統化。同時,堅持生態優先,扎實抓好長江大保護,以無異味園區創建為抓手,實施異味治理“一企一策”,項目化推動治氣工程,切實打好藍天保衛戰。
聚焦打造通城活力新中心 著力推動南翼新城再展新姿
全力提升城市功能與形象,在精心規劃上下功夫,在精品工程上下功夫,在精細管理上下功夫,打造經濟有活力、城市有活力、青年有活力的通城活力新中心。堅持高起點前瞻規劃,深度對接全市沿江總體規劃,細化濱江灣“一港、五島、兩區”的空間布局結構,全力打造展示開發區形象的最美窗口。同時,持續優化通盛大道、星湖大道兩側及地鐵沿線功能規劃,加快細化活力島、國際幼兒園等重點功能項目的前期規劃,提升能達商務區的“國際范”。
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陳琦主持會議,要求全區上下迅速貫徹落實,準確把握工作方向。加快細化任務書、時間表和作戰圖,堅持清單化、項目化推進,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舉措擔當使命重任,全力以赴奮戰三季度、決勝全年度。聚焦重點發力,加快提升工作成效。緊緊圍繞“四主一最一新”的目標定位,在理念上主動融入、在產業上主動對接、在平臺上主動策應、在環境上主動對標,加快形成打造“營商環境最高地”、“通城活力新中心”三年行動方案,堅決完成市委、市政府和黨工委、管委會交辦的重要任務。持續優化作風,切實凝聚工作合力。切實增強“勇挑大梁”的使命感,始終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時刻把經濟運行、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空間再造、企業服務、生態環保等各項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的緊迫感,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只爭朝夕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會上,區投資促進局、住建局、人才科技局及中興街道負責人作交流發言。
黨工委、管委會全體領導;黨工委、管委會各部門全體人員;控股集團公司、南通產業技術研究院、煒賦集團公司中層以上負責人,下屬國有企業班子成員;駐區機構主要負責人;江蘇農墾集團南通公司主要負責人;各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人大工委班子成員,老洪港黨工委、管理辦公室及良種場班子成員;區社會組織、協會主要負責人;各直屬單位及部門下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