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總體規劃》經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南京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海油安全技術服務等部門的專家深入審查論證,規劃順利通過評審。按照規劃產業發展和空間布局的發展思路,園區總體產業規模、科技創新水平、智慧安全綠色生產等指標錨定全國化工園區前列水平的目標,產業規模和質量將實現全方位跨越。
總體產業規模再上新臺階
◆ 2020年至2025年(近期)為化工園區轉型發展期,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利稅300億元。
◆ 2026年至2035年(遠期)為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期。
◆ 到2035年,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00億元,利稅600億元左右。
科技創新能力注入新動能
到2025年,力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新建企業技術中心10家以上,規模以上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3%以上;企業每萬名職工中科技人員數達到500人;百億元產值授權專利達到50件。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經濟比重不斷提高;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總指數達到100%,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比超過60%。
綠色安全智慧園區實現新突破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慧應用為支撐,整合園區內外資源,實現人、物、園區功能系統之間無縫銜接與協同聯動,形成具備可持續生命力的安全、便捷、高效、綠色、低碳的園區形態。
規劃指出,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重點分為功能性新材料產業區、新醫藥產業區、物流倉儲區、公用工程配套區等,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實現園區的轉型升級。以功能性新材料和新醫藥產業發展為核心,調整存量、做優增量,通過產業能級提升和產業鏈條完善,打造出“2+1+N”的現代化產業體系。(2:兩個主導產業,一是功能性新材料,主要為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和功能性高端精細化工新材料;二是醫藥大健康。1:培育以氫能源為主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N:倉儲物流、節能環保、科創孵化、現代服務業等支撐配套服務產業。)
園區空間結構規劃
以新思維、新理念為指導,經過十年左右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將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特色化工產業園區,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功能性新材料和新醫藥大健康生產基地,區域戰略新興產業的支撐配套區,蘇南地區臨港產業高地支撐區,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動能的引領區,創新驅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區。
下一步,化工園區將抓住發展新機遇,精心組織實施,一茬接著一茬干,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化工園區發展新局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