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大型運輸車來回穿梭。4月12日,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內,工人們戴著口罩在生產線上有序忙碌著。
“在疫情靜態管控結束后,公司第一時間向園區提交復工復產申請。園區當即組織人員上門檢查審批,在辦理通行證、安全環保問題整改等方面快速推進。”新亞強硅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洪鈞說,在各方的努力下,于11日正式復工,目前工人到崗率70%,產能復產達到70%,預計14日可恢復全線生產。
全力以赴推動企業盡快復工達產,對實現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濤介紹:“我們指導企業制定‘一企一策’復工復產方案,明確疫情防控、安全環保等相關要求。同時推動公用配套企業全面復工復產,保障企業水電氣熱供應穩定、‘三廢’處置到位,同時協調外地供應單位,保障企業用料。”
為有序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宿豫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企業防控組于4月9日印發《宿豫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對復工復產企業進行清單化管理,建立工作臺賬、實行日報制度;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措施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制定“一企一策”工作方案。同時強化精準幫扶、安全生產等要求,確保將復工復產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12日,宿遷高新區的宿遷東方雨虹美縫劑生產車間內,工人們佩戴口罩,在生產線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11日上午全線投產,106名工人全部到崗,14條生產線全開,生產狀況達到靜態管理之前的產能水平。”公司副總經理潘武成介紹,在疫情管控期間,由于交通管控,物流不暢,企業部分產品積壓。宿遷高新區管委會及時組織專人駐企幫辦,一方面督促協助企業抓好生產防疫,另一方面暢通企業物流,確保生產過程持續進行。“我們開足馬力生產,爭取把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確保年度生產經營目標不變、任務不減。”
在確保對疫情常態化管控的前提下,宿豫區持續抓細抓實復工復產措施,突出精準服務,完善政策保障,各級領導干部深入企業走訪調研,靠前服務,為企業紓困解難,多措并舉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84消毒液’4大桶,消毒用大噴霧器1個,洗手液2箱。”4月11日下午,宿豫區人社局為楚霸體育器械有限公司送去了防疫物資,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為積極應對疫情防控,解決復工企業緊急用工需求,該區人社部門還組織重點企業開展“抗擊疫情春風送崗”線上系列招聘會,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困難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經批準可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緩繳期最長6個月,有效緩解了企業的生產壓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