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日前公布了157個國家高新區(因疫情影響,湖北省12家國家高新區未參評)綜合排名,連云港高新區較上年排名前進9位、列第66位,其中,結構優化和產業價值鏈排第26位。融合發展兩年來,連云港高新區綜合排名累計上升15位,成功獲批國家大學科技園、科技部第二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單位(蘇北首家)、省自貿區聯動創新區、省知識產權示范園區、省智能裝備特色產業示范園區、省電商示范園區,創新創業“雙創”工作獲省政府通報表揚,充分彰顯創新驅動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
連云港高新區不斷做強創新型產業,在培育創新型企業方面,建立以高企為核心的300余家創新型企業庫,高企總數110家,新增“雙軟”及星級上云企業15家,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10多個,正大天晴榮獲“2021中國藥品研發綜合實力排行榜TOP100”第二位。在做強主導產業方面,構建以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材料為主導的“3+1+1”產業體系,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占比85%,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高新技術產業占比均超75%。為突出智能裝備制造“一區一戰略”,連云港高新區開工建設碳纖維成套裝備、工業機器人等重點產業項目52個,培育全國唯一碳纖維成套裝備研發生產企業——鷹游紡機,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天明機械、聯瑞新材,全球太陽能熱利用領軍企業——日出東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杰瑞電子等企業。
連云港高新區加速集聚產業創新資源,強化企業平臺建設,圍繞高端制造業領域,推進日出東方、鷹游紡機等與省產研院共建聯合創新中心5家,新增省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0個,新獲批省重點項目7項、省科技副總項目17個,省科學技術獎4個;強化產業平臺建設,堅持“一產一平臺”思路,強化與大院大所合作,全年新建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5個,為打造產業創新集群提供支撐,有力提升高新區創新創業策源功能;強化孵化平臺建設,成功簽約建設微軟云暨移動技術孵化平臺,有力提升科創城及各類孵化器、加速器等載體功能,打造完善“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加強離岸孵化建設,設立運營中孵高科北京亦莊離岸孵化基地、杭州離岸孵化基地。為優化創新生態,連云港高新區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優化科技服務平臺,制定落實以研發、創業孵化、科技金融為重點的“8+1”科技服務措施;推進科技大市場平臺2.0建設,建立150萬條高校科技成果數據庫,新增產學研合作成果60余項,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20億元;加強科技金融扶持,設立區級產業發展基金,參投市科創投資基金、市醫藥人才創投基金,開展“蘇科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為企業解決融資需求超過1.6億元;活躍雙創氛圍,圓滿承辦“2021年高校院所服務蘇北五市產學研活動”,參加專家和企業數及對接成果數創省歷次會議新高;推進制度創新,探索企業創新積分試點,構建“20+N”積分指標體系,精準扶持創新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編制省級聯創區建設實施方案,實施“拿地即開工”審批新模式,出臺“暖企行動”,組建服務企業專班,全面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下一步,連云港高新區將圍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使命,按照融合發展、南向拓展、與自貿區聯動發展決策部署,堅持創新驅動、綠色引領,全力抓雙招雙引、項目建設、平臺運作,努力將高新區打造成為產業高地、創新高地、開放高地、人才高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