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工業園區化工片區規劃環評面積24.58平方千米,是江蘇省唯一一家依托地方化學礦產資源優勢建設的特色產業園區,也是淮安市唯一保留的化工園區。近年來,園區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和打造一流創新載體的目標,以智慧安全“5+1”工程為抓手,以數字化技術打造智慧園區,為安全生產裝上“智慧大腦”,為化工產業轉型發展發展保駕護航。
數字賦能 全面監控
園區黨工委書記、淮安鹽堿科技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沈曉紅介紹說,淮安工業園區形成了從鹽鹵開采、加工合成制鹽制堿、到后道吃氯耗氫、再向下游延伸、配套較為完善產業鏈,先后獲批國家火炬淮安鹽化工特色基地、省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省級先進制造業基地等稱號。
園區智慧安全“5+1”工程,是以封閉化管理、應急指揮中心、危化品停車場、特勤消防站及隔離防護帶“五個工程”為基礎依托,以綜合信息控制系統為“一個中心”,目的是建設園區安全的最強智慧大腦,保障園區高質量發展。
“這個工程最大的好處就是做到園區整個風險的監管和掌控,能第一時間應急反饋并與相關企業核實,通過這個系統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江蘇宏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季新林介紹說。宏邦化工是一家精細化工企業,產品為合成香料,屬于“兩重點一重大”企業。自2019年以來,該公司與其他企業同步上線應用了淮安市應急管理系統平臺危險化學品監測預警系統、淮安工業化工園區企業信息采集平臺、五位一體平臺、江蘇省危化品使用專項治理信息系統(使用單位端)等平臺,并與園區智慧安全“5+1”工程融合連接,全面采集安全生產、封閉管理、應急管理、綜合服務、產業運行等業務管理信息或相關系統數據,打通了不同業務場景及系統之間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逐步構建了配套安全生產管理、綜合服務、應急救援指揮為一體的支持體系,有效提升化工園區規范化、智能化管理服務水平,園區安全風險等級評估順利實現由B級跨檔至D級。
協同共振 及時監測
實聯化工(江蘇)有限公司由臺玻集團與實聯中國控股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為13億美元,占地約3000畝,主要建設100萬噸/年純堿和100萬噸/年氯化銨生產裝置。該公司總經理江豐文說:“園區啟動實施封閉化管理項目,‘一張網’實現人防車防規范化,園區和企業之間同頻共振至關重要。”該公司緊跟園區智慧安全生產思路,建立健全企業管理體制機制,加強了內部各部門協同、整體聯動,做細做實本質安全診斷、安全員包保行動,推動五位一體平臺建設,實現人、物、網高度融合。
據園區經濟發展局局長趙淮軍介紹,園區建立從企業數據監測—系統分析預警—指揮中心確認—預警指令發送—企業/執法人員處置—預警處置反饋—預警閉環完畢的數字化監管業務協同流程,構建以指揮中心為龍頭統一調度、統一指揮,應急、環保、消防等單位各負其職地跨部門協同合作的工作新機制。創新協同執法工作新機制是保障“5+1”智慧大腦穩定運行的關鍵。智慧園區監管平臺發現的預警隱患,經指揮中心確認,能第一時間發送信息至企業管理人員和政府執法人員,確保隱患風險及時處置。對構成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等風險的違法嫌疑行為,由相關部門開展立案查處,實現線上精準監測預警,線下聯動執法處置。
打好基礎 瞄準未來
為解決園區信息安全傳輸問題,中國鐵塔在網絡專線建設方面為智慧園區提供了電信級的網絡服務,實現了匯聚層雙路由、雙進局的保護要求。
“項目于2020年底開始實施,在酷寒的冬季,盡管實施工期緊、施工環境惡劣,但在鐵塔總協調下,內外圍硬件基建、多種軟件硬件平臺信息化集成工作同時推進實施,可以說基礎建設工作非常扎實,包括要建設的外圍管線81千米,卡口道閘崗亭20多對應攝像機500多路。”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淮安市分公司副總經理周愛成如是說。
“系統的執行和磨合最重要,我們會不斷根據反饋進行升級和迭代,比如把公司的一些平面圖搬上去,每個樓層有哪些設備都可以了解到。”園區安全總監、安全服務中心張輝介紹說。“如果說從園區成立到2020年整合原蘇淮高新區重新組建后的淮安工業園區是1.0時代,更多是依賴資源硬件優勢,那么今年正式啟用的智慧安全‘5+1’工程將帶領園區進入2.0時代,靠智慧大腦的軟件方面來保障園區安全發展。”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國仁說,“十四五”時期園區將著力突出重點、強化監管,以專業化審計、標準化創建、信息化改造、智能化應用為重點開展安全整治提升行動,持續推進實施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數字化、智慧化監管能力,重點建設智慧園區綜合監管平臺,實現“數字賦能、高效協同、整體智治”的治理目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