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是南京市唯一以發展現代化工為主的專業園區,由原南京化工園區發展而來。項目規劃面積37.1平方公里,集聚度與區域集約開發水平均位居全國同類園區前列,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前四強榜單。
“十三五”期間,園區緊扣轉型發展主旋律,做到“四抓”,不斷推動綠色安全高質量發展。
抓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園區嚴格遵循“資源整合、深度加工、布局調整、結構優化”的發展要求,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生命科學為發展導向的現代產業體系。2020年,工業總產值2294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57%。
抓產業發展,不斷調優產業結構。緊緊圍繞南京市八大產業鏈和江北新區“兩城一中心”建設,推動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產業發展,初步形成新材料產業集群,建成多個國家省市級創新示范基地平臺載體。
抓科技人才,不斷強化創新引擎。累計引進新型研發機構16家,培育和引進高新技術企業131家,諾貝爾獎得主、中外院士、國家級人才工程等各類人才206人。在國內同類園區中率先建成完整的新材料產業創新孵化鏈條。
抓招商引資,不斷增強發展后勁。累計引進5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24個。簽約總投資超600億元的揚子、揚巴百萬噸乙烯及下游衍生物系列產品等高端新材料項目。
抓安全環保,不斷推進整治提升。嚴格落實“一年小灶”專項整治要求,并做好與“三年大灶”的銜接,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夯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2020年實現VOCs排放總量和走航濃度雙下降20%目標,廢水排放總量較2019年削減23.5%。
十四五時期,園區堅持五個聚焦,提升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著力打造世界級園區。
聚焦規劃引領,推動產業高端發展。高水平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突出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動能培育。
聚焦創新驅動,強化科技支撐引領。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工程化平臺,大力扶持新型研發機構引進、孵化的科技企業,推進已落地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
聚焦環境整治,打造綠色發展高地。加強大氣污染治理減排,繼續推進VOCs整治,并通過專家幫扶、走航監測、大氣預警溯源等手段生成滾動項目庫。
聚焦安全發展,堅決守住安全底線。加快推進園區層面“五位一體”平臺建設工作,實現風險隱患“一表清、一網控、一體防”。
聚焦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圍繞主導產業發展目標,對重大重點項目,優先給予要素保障。加大對企業技改的扶持,引導支持各類企業轉型升級。按照“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發展”的原則,不斷優化完善企業服務聯系制度,及時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優化管網布局、強化實時調度,推進公用工程智慧化管理,為企業長周期安全運行提供公用工程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