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政策對于園區第三方安全監管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支持,越來越多有條件的園區開始購買安全生產第三方監管服務和申請成為深入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園區。到現在,為化工園區提供第三方服務的機構已超過萬余家,在安全生產方面監管所取得的成效也受廣泛好評。近日,中國化工報記者對園區第三方安全監管、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及其發展形勢進行了深入了解。
第三方安全監管為安全“加把鎖”
面對安監任務日益繁重,政府監管力量有限,企業主體責任亟待落實等難題,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遏制危險化學品行業和煙花爆竹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見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6〕62號)提出“鼓勵地方安全監管部門或者行業主管部門對動火等特殊作業實施第三方專業化監管”。各地區主管部門及園區紛紛開始探索實行政府出資購買安全生產第三方協助監管的服務模式。
據了解,第三方安全監管服務機構在化工園區的成績慢慢被園內企業贊許,截至目前,第三方服務機構已入駐北京、上海、天津、廣東、山東、江蘇、浙江等化工園區,服務企業數量超過萬余家。
2019年,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制訂并下發了《高危企業危險作業第三方安全技術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突出重點、嚴格監管、分批推進”的原則,引入第三方安全技術服務機構――衢州巨程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提供專業服務,全區62家化工企業先后參與其中。針對安全風險高危企業,由第三方安全技術服務機構對相關企業危險作業方案、作業票證合規性、安全風險辨識完整性及危險作業現場安全條件確認, 并監護其作業過程。
實施一年多來,起到了顯著的效果。“未引入第三方專業服務前,園區某化工企業危險作業票據開具不規范,風險研判不全面,導致相關安全事故發生,在引入第三方專業服務后,專業機構現場指導90余次,幫助該企業規范危險作業管理,加強風險辨識,有效避免了事故發生。”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安環部胡斐介紹說。
“有了第三方專業機構的全程介入,我們公司設備檢修又多了一道‘防護網’,工人們高危作業也更安心了。”中天東方氟硅材料有限公司安環部負責人介紹,近期公司設備進行大修,多虧了第三方安全技術服務機構專業服務,按照專業化標準、規范化要求審核施工方案,在(登高作業、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等高風險點位開展現場監護,確保了檢維修工作安全可控,有效防止事故發生。
“通過引入第三方服務,我們力爭降低危險作業引發的事故量,進一步提高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能力,最終杜絕危險作業事故的發生。”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安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年多來,以危險作業全過程監管為重點,共開展危險作業監護300余次,培訓企業員工900余人次,現場整改企業風險隱患190余條。區內化工企業危險作業的風險管控得到進一步規范,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及一線員工的專業化能力進一步提高,危險作業過程中的風險隱患大幅降低。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嶄露頭角
2020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要創新治理模式,積極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開展園區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示范,探索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治理的一體化服務模式。
2020年上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 生態環境部關于同意魏縣經濟開發區等25家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實施方案的復函》(發改辦環資〔2020〕48號),明確了荊門化工循環產業園、泰興經濟開發區、南京市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等25家園區入選深入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園區名單。
在國家相關政策指導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園區先行一步積極推進相關工作。荊門化工循環產業園已策劃污染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公共服務平臺等3類7個項目,總投資10.85億元,擬通過項目的實施和政策的支持,實現園區污水和固廢集中處理處置,提供污染物排放監測及監管信息平臺等環境綜合治理服務,形成一批在全國范圍內可復制、可推廣的第三方治理污染模式。
據了解,第三方治理方案獲批后,國家將對符合條件的園區第三方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并對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治理項目給予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
荊門化工循環產業園是省級專業化工園區,致力于推進污染治理由“誰污染、誰治理”變為“污染者付費、專業化治理”的第三方治理模式,在規范合作關系、推動第三方治理信息公開、實施限期治理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建成并運行了污水處理、工業固廢處理、廢潤滑油循環利用等一批重點環保項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園區的治污能力。
園區第三方服務之路仍漫長
上海守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乾表示,第三方安全監管是政府監管部門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重要舉措和手段。由政府出資購買第三方技術服務,執法與服務并舉,服務至上,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在我國當前安全生產形式下一定時期內還將繼續存在。
但同時,他指出,第三方安全監管服務機構雖有一定的監管權,但目前沒有明確法律條文定義其法律地位,在園區內企業尚未嘗到第三方安全監管服務的甜頭時,其監管成效和技術幫扶功能尚不能得到重視。部分企業對第三方監管服務持有無所謂,甚至抵觸的態度,出現不支持危險作業報備和第三方人員檢修現場監管工作、不配合安全檢查和安全整改任務、對接人員頻繁變動溝通不暢的現象,種種難題亟待安全生產法律體系進一步擴充完善。
他建議,政府部門運用政策、財政等手段,不斷加強對企業、第三方機構等市場主體的規范引導,逐漸過渡到由企業自行委托中介機構,最終完全成為企業的自主行為,讓企業主體責任得到充分落實。第三方監管服務模式也將會逐步創新管理模式,第三監管服務模式前途必將越走越明朗。
業內專家表示,相對于政府主導、企業自覺的傳統治污模式,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是以第三方治理為突破口,把市場機制引入環境污染治理,推行治污集約化、產權多元化、運行市場化,把排污者的污染治理委托給專業的環境服務公司進行。優勢明顯:首先,降低政府投入成本,提高企業達標排放率;其次,便于環保部門集中監管;再次,降低執法成本;最后,降低工業企業達標排放成本,大幅提高治污效果,改善環境,促進環保企業和產業發展。
雖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重要意義,但專家指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也存在政府、排污企業和環境服務企業權責利不清、第三方治理市場體系不完備、相關政策不到位等一些亟需解決的難題。
對此,專家建議,第三方治理模式是我國污染治理的發展趨勢,在全國大規模推廣前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并且培育有利于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行的市場環境。嚴格執行環境監管,迫使企業認真對待環境污染治理問題,從環境污染治理末端形成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倒逼機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