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聯合體已成為打通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港區充分發揮沿江臨滬的區位優勢,圍繞產業精準布局,通過“鏈主企業+科研院所+上下游伙伴”的協同機制,加速構建多層次創新聯合體,推動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雙向發力,以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助力臨港產業打造了一批標志性成果,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江蘇揚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是港區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代表。該公司牽頭組建蘇州市綠色節能液化氣體船創新聯合體,聯合江蘇沙鋼鋼鐵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江蘇科技大學等8家單位,聚焦超低溫材料、低碳動力系統等“卡脖子”技術,目標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船舶解決方案。目前,該創新聯合體依托成員單位優勢,已啟動超低溫材料研發、輕量化船體結構設計、低碳動力系統優化、智能安全監測等項目,部分技術進入實船驗證階段,有效推動船舶能效提升與碳排放降低,助力全球航運業綠色轉型。
創新聯合體正在港區各產業領域全面“開花”。由中廣核高新核材(江蘇)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航空航天線纜用含氟聚合物材料創新聯合體,通過10家單位協同創新,實現了XETFE材料全產業鏈技術自主可控,推動我國在低空經濟及航空航天領域實現從“技術跟跑者”向“規則制定者”的戰略轉變。
“聯合體模式讓企業不再單打獨斗,而是整合高校、院所、產業鏈資源,形成創新合力。”港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港區已推動組建多個創新聯合體,覆蓋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等重點領域,逐步構建起“攻關一批技術、落地一批成果、帶動一批產業”的創新生態。
如何讓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港區的答案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服務鏈緊密銜接。一方面,積極引導聯合體成員共建實驗室、中試基地等平臺,縮短研發到應用的周期;另一方面,強化政策支持,通過人才引進、金融扶持等舉措為聯合體“保駕護航”。
“創新聯合體成員覆蓋全產業鏈,不僅幫助我們突破了材料技術瓶頸,還快速對接了下游應用市場?!敝袕V核高新核材(江蘇)有限公司 技術副總監史叢叢表示,這不僅助力產品精準銷售,更關鍵的是實現了以終端需求為引領的協同創新,推動攻關范式從“單點突破”轉向“系統攻堅”,提升行業痛點攻關效率。
以創新聯合體為突破口,港區正深度對接長三角科創資源。下一步,港區將重點擴大聯合體覆蓋范圍,在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培育新標桿;深化跨區域協作,吸引上海等大都市創新資源集聚;優化服務體系,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讓更多“實驗室技術”轉化為“生產線成果”。“創新聯合體是港區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實踐?!备蹍^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完善創新生態,推動產業與科技互促共進,為打造高水平創新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